文化秩序和物欲观念 ——“休闲文学”引出的两个问题_社会学论文十篇
文化秩序和物欲观念 ——“休闲文学”引出的两个问题_社会学论文十篇
【社会论文】导语,我们所阅读的此篇共有37705文字,由卞华良用心厘正,发表在美文档!百度经验是百度于2010年10月推出的一款生活知识系新产品。它主要解决用户“具体怎样做”,重在解决实际问题。在架构上,整合了百度知道的问题和百度百科的格式标准。文化秩序和物欲观念 ——“休闲文学”引出的两个问题_社会学论文十篇感谢大家看看,希望能分享给用的到的朋友!
文化秩序和物欲观念 ——“休闲文学”引出的两个问题_社会学论文 第一篇
题。
关键词:休闲文学;主流意识;物质欲求
从纯粹理论的角度考虑,休闲文学并不是一个可以成立的完善的概念。但实际上许多术语,包括一些重要的甚至成为学科名称的术语也不都是可以成立的完善的概念,所以概念本身的讨论有时会显得很不必要。正因为如此,采用休闲文学的话语形式,对文化意识领域中的一些现象作出讨论,同样可能会具有某些重要的意义。《文艺报》4—11月围绕这一话题进行了六次对话,而此前文学理论界发生的关于“成功人士”的讨论因为直接指涉文化消费内容,也被纳入“大众文化批评”或“休闲文化批评”的系统之中。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即主流意识应有的地位;物质欲求的评价。实质上仍旧是传统意志和“新”的基本冲突,其意味可谓深长。
一
涉及休闲文学争论的首要问题是主流意识或主流文化精神是否当然地占有权威性指导地位,当然地对文化资源进行分配划拨调度安排。倡导个人写作的思想认为,就行为本身来判断,写作和阅读应当是很私人化的(我国目前还存在着专业文艺创作工作者,这部分人的写作态度的确有些难以讨论)。一个不靠提供专门薪金而从事写作的人,理论上他的写作立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有主动的选择权利。比如他可以自觉地为某个先进的集团、政党摇旗呐喊,也可以为其他社会群体传达意见,当然也可以不受任何有形力量的左右,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而阅读或观赏基本上是一种消费行为,主体有着更为广泛的选择空间,除非在有组织的情况下完成这类活动,拒绝参与则意味着将要蒙受行政利益意义上的损失。但经常出现的状况则是,秩序的主张往往在干扰着上述过程的实现,而且这并不是我们今天才遭遇到的问题,而是秩序建立过程中留下的依据和程序方面的遗憾。通常情况下,一个建立之时并不将文学秩序的建立作为特别需要重视的工作。虽然历史上有过在建立的同时也力图构造文化秩序的尝试,比如明朝伊始朱元璋颁布的一系列和文学有关的禁令、一系列和道德有关的文化主张等,但其目的仍然是为了巩固的需要而非出于对文化本身的兴趣。所以当必需的一些上层建筑被纳入国家规定的秩序轨范之后,主流意识随即产生,而其他下位阶的,如文学艺术观念等等则必然受到主流意识的制约并成为其中的一部分。这样说并不排斥文学艺术自身的传承关系,只不过这种传承更多地体现在形式上,其内容总是或显或隐地依附于主流意识而存在(在今天看来,文学是否从属于特定的内容并不是通过讨论便可以解决的问题。我比较倾向于认为这类讨论只是给予批评家一个态度的表白机会而已)。秩序建立之后当然也有着逐步完善和推进的过程,甚至会产生重大的变化,但其基本思想往往显得较为稳定,而且,秩序和个体自由总是存在着矛盾冲突,且不论其表现形式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在冲突中,主流意识当然地行使着统治权利,而异质意识则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着一些抗争。具体到文学的便是我们常常遭遇到的文学和特定社会的、道德需要的冲突。站在主流意识的立场上,它往往对文学的期望较高,希望其成为服务于统治的工具;而一部分文学家和批评家则力图以思想者的身份出现,对主流意识作出修改。因为在两者的冲突中,力量对比的不平衡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后者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一些较为隐秘? 姆绞嚼词迪衷竿V泄难飞喜⒉环σ恍┑湫桶咐⒂纱搜菀锍龈髦纸峋滞耆煌氖录1热绾焊车男似鹨约案臣易陨淼耐纯嘤淘ズ退枷肷系拿埽绘槲淖钪毡缓魑耷榈丶附诿鹕保淮视谰眯缘乇皇毡喙檎鹊取?0年代我国出现过一个过程多少有些省略而显得理论意义不太充分的有趣的艺术个案,这就是从通俗歌曲到90年代初期的大陆版MTV直到今天的大陆版MTV的结局。休闲文学口号的提出,不过是这一冲突的再一次延续而已。
问题来源于魏饴《悄然勃兴的休闲文学》①。文章的开始,魏饴对“诗以言志” ,“文以载道”含糊地表达了不满后接着说:“一种不满足于‘言志’‘载道’而注重表现人的休闲并用以专门满足读者的休闲为旨趣的休闲文学正悄然勃兴。”尔后指休闲文学“最大的价值即在于能让读者从社会中跳出来,真正自由地思考自我,体验人生,回归到现实的‘真我’,‘本我’上来”,并认为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审美”。“余论”又犹豫地再一次涉及到了在局外人看来本不应该很敏感,但在文艺理论界仍然很敏感的文学与的关系问题。5月23日《文艺报》编发了一组讨论文字,除了陶东风《社会理论视野中的休闲文化与休闲文学》外,张炯、童庆炳和陆贵山、包晓光的三篇文章,其基本点仍然侧重于主流文化对异质文化的批判。7月4日李孝弟《需区分感官享受的情感愉悦和审美的精神愉悦》;8月15日魏饴《再谈休闲文学》;9月19日刘泰然《矫揉造作的休闲文学——兼与魏饴、陶东风先生商榷》以及11月28日李孝弟《休闲文学:左右为难的尴尬处境》、刘绪义《质疑“休闲文学”》等文,都与文化秩序和主流意识有着密切的联系。
秩序,包括的、道德的、文化的秩序,永远是统治者极为关注的问题。但在对它进行讨论时,我们经常容易忽略另一个侧面,即上述内容同样也是普通民众极为关注的问题。现代社会制度下,国民的秩序意识甚至比秩序行政手段更为重要。就思想文化领域而言,一国国民是否有足够的思想意识空间,往往是衡量国家文化秩序的有效标准。基于这个理由,可以说所谓主流意识、主流文化实质上就应当是国识和国民文化(后一个概念有着很不相同的表述方式,比如大众文化、大众审美趣味、通俗文化、通俗××等,但人们使用它们时往往容易粘贴上贬损的含义),或者说当一个正常的人以正常的方式从事文化活动时,其文化意识便应当被纳入主流文化意识的范围。如果某一个历史阶段必须由某一部分权威人士主张某一意识为主流意识或主流文化意识,极有可能是文化秩序出现了问题,而问题的归责理解在不同人的思想中也许会是完全不相同的。就象魏饴在《悄然勃兴的休闲文学》中对“文以载道”的观念表示出不愉快一样,在文化秩序遭到冲击的时候,我们可否归责于有着特定意义解释的“道”呢?如欲求思想发展,理论进步,“道”当然可以作出检讨。但由于其产生方式上留下的障碍,导致权威性话语的难以和不愿动摇。所以思想上的不平衡体现在,评价“道”和权威所主张的主流意识时,对话人需要具备足够的谨慎和小心,有时甚至不得不顾左右而言它,远不如高举被特定化了的“公理之剑”左冲右突,理直气壮。处在这种情况下谈论主流文化意识和文化秩序多少会觉得有些嚼蜡之感。
但实际上,建立公共文化秩序和保障个人文化自由的权利并不必然成为一对矛盾,关键在于秩序建立所提供的依据和所遵守的程序。就依据而言,它应该代表着广大文化参与人的意愿,而不仅仅是个别的文化决策人及其智囊团的兴趣和愿望。但是多少年来,民众的文化趣味总是为所谓主流文化所干预、指责,成为了秩序的相对人。我们现在所观察到的是一个奇怪的思想定式:大众喜好的、趋从的必然是低俗末流的;支持大众趣味,在批评家则为“媚俗”、在媒体则为“变节”。“小众”顽固地将“神圣意志”和国愿剥离开来,人为地构造“高雅‘与“通俗”的鸿沟,文化秩序建立的理论起点依旧是文化的合法性(合理性)依赖于其工具性的基本模式。和上述思想模式辅存的是在确定文化秩序时,权威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具有普遍性,以至于造成程序的倒错。一般看来,理论总是关于现象的总结。尽管总结过程中会出现理论预测,但这并不意味着预测就一定具有绝对的指导意义,放之四海而皆准。如果认为已经具有了一个完善且不可以动摇的体系,现象就会变得丧失了意义,因为它自始便被纳入了规定的评价系统,并在此之先已被预设了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当理论与现象对话时,理论是否也需要具有足够的谨慎和小心,并同时给予理论的接受者们以适当的尊重呢?
上述意见仅仅只是利用了休闲文学这一话语形式,而并不涉及其他方面,我试图以此表明自己对它们的某些具体的呈现方式不很喜好,然而这完全不表示我认为它们的存在是非理性的。我们可以保留个人的文化趣味,但没有理由以这种趣味去力图占据他人的思想意识空间。
二
见诸于《文艺报》的“休闲文学”讨论以及“成功人士”评价语境中,对物欲的抵制也是一个基本的话题。“物欲”一词带有明显的贬损语义,它似乎表明某一主体为获取物质利益,有意识地放弃了其他更为珍贵的价值客体。在某些场合下,这一话语辐射出的另一涵义还在于:实现物欲的手段(可能会)是不正当的。不过,运用这个词汇时,人们通常并不充分考虑主体的行为是否合乎法律和是否违背了公序良俗,就一般观念而言,注意于物质意义上的享乐,其本身就可供追问。因此不可否认的是,长期以来,国民的物质欲求总是受到内在、外在来自于方面的压抑。在这种背景下,出现张扬物质享乐的文化现象,其遭到思想界的抵制是可想而知的。
道理应当非常简单,追求物质生活内容的丰富充足,或说引导人们向往优裕的物质生活条件,这种提法不存在任何过错,物欲的观念抵制者们同样不反对这一陈述(也许有一些差别,批评者似乎更主张国家分配主义)。但在这个前提下,思想界仍然有许多的矛盾和疑虑,传统观念的干扰和由处境对冲造成的心态失衡是其基本原因。童庆炳先生《休闲功能文学作品的二重性》②便是一例。童文:“当然,对于读者来说,有点生意经、物质欲也没有什么了不起。问题是这样(疑为“种”/读注)生意经、物质欲由于成千上百次重复,那么就会沉潜为你的无意识,你的感觉就可能会被这种无意识紧紧地
流浪或归乡?——存在主义文学作品评析_社会学论文 第二篇
谈到文学作品中对於人性沈沦的最深刻反思,一定要处理的,就是「存在文学」这一重要领域。因为存在文学已不在刻画个别的人物情境,而是陈述著一个时代性的问题。读者也因此无法置身事外,观赏别人的喜剧与悲剧,读者会从存在文学的哲学性文辞中,看见所有时代中人,包括自己的苦痛焦虑与绝望。 文学,就其粗略分期来说,曾经历过「古典时代」、「浪漫时代」,以及反叛浪漫,据实描写中下阶层生命困境的「写实时代」,和再度反叛写实,走入神秘象徵意识流的「新浪漫派」。新浪漫派的鼎盛高峰,就小说界而言,首推乔艾斯的《尤里西斯》。就此之後,文学分期突然转向,走入「存在文学」时期。 到底什麽是存在文学呢?既选用「存在」,多少跟存在哲学有一点点相关。 §存在哲学与存在文学 哲学从笛卡尔将主客二元对立,并以「我思故我在」肯定主体的理性能力後,历经经验主义者柏克莱、休谟的不断质疑修正,到了康德,则批判传统对理性无限能力的认知,认为理性不可能理解物自体,这时哲学界理性主义的高峰已过,渐渐式微,还外加社会学研究者、韦伯对人理性的批判,甚至科学界孔恩对科学「典范」是否可能客观的质疑...,哲学传统在处处冲击之下几乎要完全瓦解掉。 就在此时,哲学界出现一个大转向:胡赛尔以其新方「括弧还原存而不论」,企图找出先设「想当然尔」背后仍须被质疑的预设。其最重要海德格,根据老师胡赛尔的理论,再度修正,提出跟当年的笛卡尔完全相反的哲学理论「我在故我思」,认为哲学不应先从「知识」入手,而应先从「此在」入手,此在不只涵盖传统理性,他是全人,是有情感、有时间、有历史的主体。 从此哲学界封闭性的本体论研究不再囿限於人的理性。新的认识论肯定想像、潜意识、原型、挑战、希望、信仰、同情、抉择以及意志。 也就是说,哲学开始研究「人生」。人生是「此在」的自我表现,人生无法回避焦虑、担忧、耽溺与最终的归宿死亡,人生最向往的处境是「绝对自由」...。 这种转向,约在19世纪末就出现,到二次大战结束後方完全成形。二次大战後的世界,已完全不相信理性进步,反而对黑格尔「绝对理性」所导致的国家主义浩劫,弥漫著自省与反思。因此沿著海德格哲学,不拘是新、诠释学或后现代哲学都尝试用哲学来解决现世的问题。 存在文学正是於此时蓬勃发展,最重要的存在文学作家,诸如卡谬、卡夫卡及海明威的重要作品几乎都是第一次大战以後出现的。这些存在文学作家虽有不同的作品风格,却相当一致地呈现人生状态中的焦虑、担忧、沈溺与荒谬。 §疏离与荒谬 存在文学的一个共通特色就是文学近似哲学。过去的小说,除了走象徵神秘的意识流以外,都会很清楚地陈述故事与情节。但存在文学小说故事性却不强,或者是故事可以陈述,却不容易马上掌握故事与现实之间的关连,需要一种哲学性的解读作辅助。 譬如卡夫卡於1919年出版的《蜕变》,说的是一个人变成虫的故事。若强要做文学性解读,或强要讲述情节、人物与对白,会觉得《蜕变》简直荒诞到极点。 《蜕变》是说一个人早上起来,发现自己变成一条大虫。他全家的生计全掌握在他的手上,因此变成虫後,他有很几天还一直担心父母与妹妹的生活,期待著赶快回返成人。他的家人中,除了妹妹以外,全都害怕他,因此把他关在房中不让他出来,由妹妹负责天天喂食。渐渐地,他过去一切的生活习惯全都消失不见,他真的变成虫,喜欢阴暗的角落,喜欢吃虫爱吃的食物,唯一没改变的是他的思想与情感,这就成为他的悲剧。有一次,妹妹在拉小提琴-----妹妹的小提琴,是他过去辛苦上班供应的-----他一时激动,想回返过去与家人相聚聆听的时光,恰好家人又忘了把门锁上,因此他不知不觉地爬了出来,却造成一场大大的骚动不安,客人惊惶奔逃,家人匆匆把他赶进去。 当夜,那最不怕他的妹妹也说要抛弃那条虫,说:「万一这虫从头到尾都不是哥哥呢?」虫听到了,就在第二天,虫死了。 《蜕变》这故事很明显的根本不是现实生活会发生的事件,它不只是文学,也是哲学,它是在表达一种致命的疏离,这疏离可以放进任何一种社会的架构底下,不管是极度商业物化,或极权社会,甚或是类似精神脱离现实的疏离…。每个人都可以就自己生存状态中所呈现的疏离,来解读人变成虫的故事,因而与《蜕变》此一文学作品产生情境的关连。 §以「习惯」来自我摧残 卡夫卡出版於1925年的另一部小说《审判》一样有类似的特点。《审判》是说一个人在某年某日的某一天,突然被控诉有罪,他必须於每周日去接受审判,平日则过著例行的生活。审判地点的破败、吵杂与人际间的荒谬,与平日生活的舒适完全格格不入。最令他痛苦的,是他根本不知自己的罪为何。他发现他周遭的人都知道他有罪,知道他在接受审判,但是每当他要问及到底自己是什麽罪名时,在接受审判,但是每当他要问及到底自己是什麽罪名时,所有的人,包括他的父亲、同事,全都回避著,隐讳著,神秘著,莫测高深著。他在不知何罪的痛苦中,疏离了他与周遭的人,也疏离了他日常的生活与审判的周日,疏离了平日生活的规则与审判日的荒谬。最後他终於莫名其妙地被好像完全与审判无关地杀死在路上,罪名是「像条狗」。 这故事一样需要哲学性的解读。它呈现疏离与荒谬,有人解读成,也有人解读成教信仰下所灌输给人不当的、神经质的罪意识,或是物化社会之人成为「非人」。 卡夫卡说:「存在其实是『丧尽内容的』和『不确定』的,并因而是『不可说出的』,尽管如此,人却无时无刻地趋向它。」在卡夫卡看来,世界是荒谬的,人必须忍耐一切,以至於对一切荒谬形成习惯的态度,人的存在才能达到自由。 卡夫卡这种看法其实相当「自我摧残」。较之於卡谬,则卡谬倾向反击。他反击的方法是以荒谬回应荒谬。这个观点明显见之於卡谬1942年出版的《异乡人》。 §以荒谬来反叛 《异乡人》故事一开始就是「母亲死了」。但在这重要事件下,主角的态度却是极其的冷漠无情,在母亲下丧当天,他邂逅女友,并上床。而男主角周遭的人,情感状态都一样是极其荒谬的。譬如一个吃软饭的,依赖女友作供养自己,却屡屡打女友,理由是女友不忠,又譬如一老人养只狗,他与狗感情不睦,他打狗,狗向他吠,後来狗逃家,老人却哭泣,觉得失去生存的指望。至於小说的:男主角用枪打死阿尔及利亚人,绝非为了朋友与他们有仇的情义,仅仅是因为阳光太耀眼像是伸出一把刀。男主角作监期间,卡谬花了非常长的篇幅来描述那种前後不连贯的片段生命处境。最後,男主角被判死刑,理由跟杀人事件的关连也是极其可笑的:「母亲下丧那天他没有哭。」 从《异乡人》的确可看出卡谬以荒谬来回应荒谬的人生哲学。他对人生的看法有如作监,生命不连贯且片片段段,他对价值、意义、宗教情怀、人生在世的处境等的诠释,简而言之就是四个字:「荒谬」、「异乡」。 卡谬的中心概念是「荒谬」。荒谬是「理性的人」遭遇到「毫无道理的世界」之後产生出来的。面对荒谬,才出现「反叛」,所以卡谬有句名言:「我反叛,因此,我存在。」对付荒谬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其人之道还诸其身,以荒谬对付荒谬,也就是视一切现存秩序和道德於不顾,自己选择自己要走的路,不但不回避荒谬,反而让荒谬继续保持下去。他透过《薛西弗斯的神话》说: 「反叛给予生活以价值。」 §对教信仰的控诉 存在文学出现於一二次大战之际,其内容绝对跟两次大战带给人的荒谬绝望有关。而恰如人类在两次大战後抛弃信仰,存在文学也泰半将信仰放逐。 譬如卡谬,他就对存在哲学中的一支「祈克果神学」相当不满,对祈克果尽管知道生命的荒谬,却鼓励信仰最後的一搏:以信心的跳跃来与神相遇,卡谬说这是「自贬」,是「自弃」,是「哲学上的自杀」。 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就很明显地是部控诉信仰的存在文学。《等待戈多》是部戏剧,剧中两个主人翁一直在等戈多,在等待过程中一直是又无聊、又烦闷、又 剧情一开始就是一句对话:「什麽事都作不成!」 「一辈子我都在避免那个念头,告诉自己,别迷糊,你还没把样样事都试过呢!於是我继续奋斗。」 然後在对白中出现「所盼望的未得,令人心忧。」这句话出自箴言13章12节,但删掉下句:「所愿意的来到,却是生命树。」 这就构成整出剧的控诉主题:「戈多不来。」 在这一切中有什麽真理呢?除了以上的中心主题外,还有非常多控诉宗教的对白,例如:「念过圣经吗?记得福音书吗?」「我记得圣地地图,都是彩色的,很漂亮,死海是淡蓝色的,一看就觉得口渴起来。」「耶稣定十字架时,救了一个强盗。为何只救这个,不救那个免於死亡?为何四个作者中只有一个提到有一强盗被救,我们要信谁的记录?」 「我们到底向他求过什麽?一种祷告,一种模糊的祈求。他怎麽回答?他说他会考虑,他必须好好想一想,他不能答应任何事情。」 波左说他自己与幸运的主奴关系(他们喻指亚伯、该隐,与全人类):「我很可以换成他的身份,他可以换成我的身份,假如命运碰巧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我一生都在和相比,至少可以钉十字架,我们却无事可作。」《等待戈多》控诉宗教,也陈述人类历史命运的荒谬。例如以下的对白: 「我们是不是被戈多拴住了?」 波左:「让我们不要再说自己这一代的坏话,因比前一代欢乐不少一点。」 「夜在无意料时来到,地球上的事就是如此。」 波左:「幸运乱跳舞,这我称之为代罪羔羊的苦闷。」 「又磨过一天,又打发一天。」 「你说你快乐,即使不是真的。」 「凡人都有他的小十字架要背,直到他死并被遗忘。」 「我们不再思想,不再有精力,不能保持沈默,充耳不闻。我们明明不用头脑也过得去,我们在要求什麽?我们总得找到事情,让
从文学看时与赎_社会学论文 第三篇
……这短暂的东西,奇异地
与我们相关。我们,最短暂者。每一样东西
都是一次,只有一次。一次便不再重复。而我们
也是一次。永无轮回。但这
哪怕仅只一次,也是一次曾在:
因为在尘世曾在,似乎是不可收回的。
(注:《里尔克全集》第2卷,第717页。)
“一次性”也就是时间意义上的限定性,它意味着宇宙万物中的每一样东西都是“一次”的,不可重复。同样,人也是“一次”的,而且与其他的存在者相比,人则是“最短暂者”。就时间而言,它指的是人所处的世俗时间,“一次”总是以“不可收回”的方式在尘世展开,是每一在世个体都必须承担的。“永无轮回”使每一个体看到身后的虚空,它对于“曾在”具有否定的功能。个体在世生存时间的不可逆性使“时”与“死”紧密相连,也使在世个体担忧在进入“永无轮回”那一刻起的世界。
但是,并非每一个体都有对这种时间临近的恐惧,伊壁鸠鲁就主张人要站在时间的洪流之外。他认为人不应从那些具体的目标的实现中寻找幸福与快乐,人主要是是要过一种被称为“恬静”的生活。他教导人重要的是在在心灵的生活上,使自己学会观快乐而不要观赏痛苦。至于痛苦,人是可以“靠着心灵的训练以及不顾痛苦而只想念幸福事物的那种习惯来加以忍受。”所以,伊壁鸠鲁的快乐只是一种心灵体验,快乐并不是在时间的联结中产生的,人置身于这种恬静的快乐中,就站在了时间之外,过去、现在。将来的区别也就消失了,时间因此也被废除了。
但是,在世个体并不能都象伊壁鸠鲁这们恬静地生活,他们面对生命在时间洪流中的耗损,都会发出象美国当代诗人鲁滨逊一样的感叹:“如果今后没有什么来世,/如果我们不过是尘泥,/而这是从所周知的—活着有何意义?”(《顶于立地的人们》)时间对人生命的无情耗损使哲学、宗教与文学都共同地关注人是如何应对消逝的时间而使自身免于被时间吞噬的。
宗教的“救赎”(ATONEMENT)从字义上看是“使事物合一”。这个“合一”从时间性上来讲就是要使过去、现在、将来达到永恒的合一,从而回到那“昔在、今在、今后永在的全能者”,所以,要达到救赎的目的首先就是要使世俗时间归于上帝的永恒之中。对于个体,关键的则在于自觉地将自己的一次性融入神性的怀抱中。从B.布莱希特和汉斯.昆的两首诗,我们就可看出“时间”对于不信者和信者的不同意义:
一是B.布莱希特的《抵抗诱惑》:
你们不要被诱惑!
返回的路已不存在。
日子伫立在门前,
你们已能感到夜里的风:
清晨却不会再来。
你们不要被欺骗!
生命残薄。
尽快地啜饮生命吧!
你们不会感到满足,
当你们不得不离开生命时。
你们不要接受骗人的安慰!
你们没有太多的时间!
让腐烂成为拯救者!
生命最伟大:
拥有的已无多。
你们不要被诱惑,
去干苦役让自己精疲力竭!
还有什么能使你们畏惧?
你们会与所有的动物同死,
此后什么也不会再来。
二是汉斯.昆的《拥有的远不止这些》:
你们不要被诱惑!
返回的路尚存在。
日子伫立在门前,
你们已能感到夜里的风:
清晨却会再来。
你们不要被欺骗!
生命残薄。
不要过快啜饮生命吧!
你们不会感到满足,
当你们不得不离开生命时。
你们不要接受骗人的安慰!
你们没有太多的时间!
腐烂能捕住得救者?
生命最伟大:
远不止这些。
你们不要被诱惑,
去干苦役让自己精疲力竭吧!
还有什么能使你们畏惧呢?
你们不会和动物同死。
汉斯.昆的诗是出于宗教立场对B.布莱希特的驳正。两首诗字安数相当,但却大异其趣,表现出了不同情怀在时间性面前相异的价值取向。“日子伫立在门前”,是即将与过去的告别,当死亡的风在夜里吹起,布莱希特看到的是物理性的事实:“清晨的风不会再来”和“与所有的动物同死”,但是,生命真是要“让腐烂成为拯救者”的话,“干苦役让自己精疲力竭”又有什么样的意义呢?“与动物同死”岂不成了对所有在世“苦役”的彻底否定?人唯一所能做的难道真如布莱希特据说,只能是“尽快啜饮生命”吗?只接受物理性的时间,最后只能导向虚无主义。
汉斯.昆的诗则体现了完全不同的一种境界。这种境界对于布莱希特们也许是一种欺骗。但是,他使生命有了一个活着的根基。清晨的再次来临,不与动物同死,都是基于对世俗时间的否定。世俗时间否定了在世个体的残薄生命,但是,宗教所标划的返回之路,却让人感到夜里的风不再有腐烂的气息。与在世“门前”相对的“门后”世界是对于腐烂再次否定,使我们所有的苦役有了价值,也使我们不再感到畏惧。
汉斯.昆对于清晨的风还会再来的期冀与自信,来于在时间观上打破了曾在、现在、将在的界限。将个体生命的时间自觉地纳入了上帝永恒的怀抱之中。上帝这一全能者是世俗时间的唯一的权衡。使曾在、现在、将在达到时间的合一,是西方文学拯救世俗时间的有限个体生命的方式之一。
这一时间观在文学史中较早地出现于但丁的《神曲》中。为完成其救赎人类的目的,但丁在《神曲》中按中世纪流行的神学观念设置了地狱、炼狱、天堂三重境界,以使人类能摆脱罪恶,得到灵魂的拯救。这三重境界按但丁游历的客观时间来说有一个先后次序,但是可以明显看出,三重境界是同时存在于上帝的意志当中的,它只不过是但丁精神的客体化。三重境界在作品同耦合而成一个自足封闭、固定不动、永恒的世界。这一世界即是但丁按教时间观构建出来的。尤为突出的是,为了将一切都纳入这一时间中,但丁在《天堂》篇中突破托勒密的九重天体虚构出了一个第十重天。在天府里,幸福的精灵“住在的时间也没什么或长或短的岁月”“那里是一切空间和时间会合之处,在他(即上帝)超于时间,超于别的一切所能理解的永久之中”,而且上帝“自己不动,用爱和欲去移动诸天”因此对于上帝只有永恒的现在,人的获救关键就在于要立足于现在,趋向于时间之外的上帝。
但丁这一时间观通过他对“亡灵”的安排得到了具体的体现。首先,过去(的世界和人)在但丁笔下不是一个自足的体系,都丧失掉了它的价值。但丁对于古代世界尽管表示了他的尊敬,但他并不象后来的人文主义者把它作为一个相对的文化体系。但丁在古代世界面前显示出来的是轻松随便感,如把古希腊、罗马的先哲们都谴入侯判所,把《旧约》中的犹太民族的祖先提升到天国,把不信灵魂不死的伊壁鸠鲁及其门徒谴入地狱等等。这些都足以说明古代世界只是一个任凭但丁劫掠的货栈。其次,将来对于但丁而言也不是不可预知的。相反,但丁极富自信地把当时还没有死的逢尼法西第八、克乃门德第五早早给他们安排在地狱的第八圈受罚,而为他的理想的寄托者亨利七世在天堂中则预留了一个位置。对于但丁本人的未来而言,尽管他“将懂得别人家的面包是多么含着苦味,别人家的楼梯是多么升降艰难”,但是“因为有了先见之明,所以假使我失去了我所最亲爱的地方,我不应当再因为我的诗而失去别处。”这种先见之明即在于但丁把自己的命运纳入上帝的“永恒的现状”,坚定清洗罪过,信守上帝之道,自己便可升入天堂。
但丁正是通过设置一个永恒的天府,使过去、现在、将来达到与时间的永恒合一,从而拯救处于世俗时间中的人类。但丁并非纯粹为了神学的需要去建构神学体系,而是企图寻找世俗时间中的人类与上帝的连接点,使人自觉地回到永恒的怀抱中。
很显然,体现于《神曲》中的时间与现代主义中的意识流小说的时间是有区别的。如普鲁斯特也看到了时间的永恒的力量,将“追忆”视为人之本性,客观的历时性的过去、现在、将来在人的追忆中融合为一。切断这三者的沟通的文学在他看来,就是离现实最远的文学。可以看出,普鲁斯特的时间是一种相对于物理的时间的心理时间,他也追求时间的合一,但与但丁不同的是,他没有引入宗教的时间观,没有将世俗时间引向永恒的上帝那里。所以,他的创作意图只在于恢复那逝去的时光韶华,而不是象但丁要把人类“引到幸福的境地”。在普鲁斯特看来,创作不是“发明”,而只是“解释”,是用一种追忆的方式“解释”自我的丰富的生命。自我的生命便延续在这种“解释”中。他在《追忆似水年华》中说到:“………………”
创作本身是无法将人从“时”中拯救出来的。如果没有超出创作的超验价值,创作本身将变得虚空和无所依赖。艺术还照样是属于此世。按《圣经》的说法,永生的念头是上帝置于人的心里的。只有回归于上帝才有不朽可言。普鲁斯特的“追忆”只是揭示了人的本性而已,它表明人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其实,以宗教神学的一些观点来看,记忆也有着救赎的力量,但它不在于普鲁斯特说的“恢复”,而在于记忆与期盼和上帝的应许是结合在一起的。教的思想将过去视为是将来的应许。如莫尔特曼的希望神学就提出应保持对于未来的期望,但是在这期望中,交织着人类现在的经验和过去的回忆。未来的意义形态的基础在上帝之国,即它是上帝所应许的。对过去历史的记忆,当中就含有应许的元素,它可以引发期望从而使罪恶、不义、苦难、死亡都受到指控。的这一记忆观念由于置于上帝之国的基础上而不同于铁血的历史理性。它的价值在于提示出如下问题:“如果我们认可意义形态的基础在历史形态及其规律之中,一些人就可以——事实上正是如此——以历史规律为理由为人为制造的苦难和不义辩护,而人们就永远不可能从根本上向历史中的罪恶和不义及共人在历史中所遭受的苦难的折磨提起公诉!”[3]
对于个体而言,记忆的救赎力量并不在于将记忆的内容转移到某个外在对象上,而在于记忆
文学·社会生活·个体生命—重评xxxx的文艺源泉论_社会学论文 第四篇
/文艺源泉论/社会生活/生命体验
【 正 文 】
一
文艺源泉论是文艺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服务是文艺思想的主导和核心;那么,强调社会生活作为文艺源泉的惟一性则是这一体系的基础和前提。
单从哲学本体论讲,的文艺源泉论并无多少新鲜之处。从亚里士多德到车尔尼雪夫斯基,西方文艺理论史上一切唯物主义美学家、文艺理论家都坚持文艺模仿或再现现实。自马列文论产生之后,文艺反映生活的能动性又受到重视。作为辩证的唯物主义者,并不否认文艺家的主体作用,他有关文艺高于生活的六个“更”字便突出了这种主体能动作用。不过,文艺源泉论的逻辑重点还是在于强调客观物质世界、现实社会生活的第一性、本源性,而这几乎是所有唯物主义者的共识。那么,的文艺源泉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意义与地位究竟何在呢?笔者以为,在于他所说的“社会生活”的具体内涵。将工人、农民和普通士兵这些最基层的大众的现实革命斗争、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文艺创作的主要对象并从理论上予以旗帜鲜明的倡导,这是前所未有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的文艺源泉论与其文艺功能论是密不可分的。
在的文艺观念里,工农兵群众既是文艺家师法的对象,又是教育的对象。其实,也是相信精英文化及其对群众的指导作用的。心目中的精英,就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党;精英文化,便是无产阶级文化,是主义。与一般精英文化论者不同,认为“精英”不能脱离群众。近些年来,不少学者认为对知识分子的社会作用估计过低,这主要是因新中国建立前后他曾发起一次又一次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然而,本人即是知识分子出身,他虽未把知识分子等同于精英,但他似乎也是把知识分子当作“准精英”的。“准精英”要变为真正的“精英”,必由之路便是接受主义,同时深入工农兵群众,了解工农兵群众,将先进的主义灌输到没有文化的群众中去。要当群众的“先生”,先当群众的“学生”。当群众的“学生”,实即了解群众,了解其思想方式、行为方式,学习其朴实的生活作风,在这一过程中改造知识分子自己的思想,去除非主义的成分,最终还是为了当好教育群众的“先生”。从工农兵中培养新的知识分子,也是扩充文艺精英队伍之一法。但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收效并不太理想,要教育民众还得主要依靠由学校培养出来的或多或少受到封建文化或资产阶级文化教育的知识分子。而这些知识分子一直不太令他满意。为此,新中国建立后他一方面试图改革学校教育,培养新型知识分子,一方面继续号召包括作家、艺术家在内的一切知识分子深入工农兵,强调工农兵群众的革命斗争和日常生活实践是文学艺术创作的惟一源泉。要求文艺家深入到工农兵中去,是文化建设的一种策略:他希望作家、艺术家通过这种“深入生活”,真正具体、细致地了解劳动群众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方式乃至语言习惯,创作出能真正为群众所喜闻乐见而又体现出无产阶级新文化精神的作品来教育群众,从而更好地为无产阶级服务。
二
在新中国建立前后的文艺思想既有其一贯性,又有较重大的不同之处。之前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虽说明了文艺“高于生活”,但更强调“源于生活”;之后,特别是提出“两结合”创作方法的1958年以后,他虽然仍号召作家“深入生活”,却更突出了文艺的思想精神即“高于生活”的一面。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作家建国前后的不同命运即映射出文艺思想前后期的不同侧重。40年代的特别重视“实事求是”,赵树理式的从农村基层成长起来的作家由于特别熟悉农民生活,其作品形式又为老百姓喜闻乐见,正合乎的文化建设思想和文艺功能观。然而,建国之后的,理想主义精神逐步压倒了实事求是精神,他希望文学作品能塑造出充分体现主义理想的工农兵形象,而赵树理的“吃不饱”、“小腿疼”乃至小二黑、李有才、孟祥英之类皆难当此重任,所以,“山药蛋派”从体现“工农兵方向”的文艺先锋沦落为“中间人物论”者。于是,塑造出萧长春、高大泉之类人物形象的作家浩然理所当然地取代了赵树理的位置。
的文艺源泉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容抹杀;然而,它的局限性也非常明显。如前所述,其主要贡献在于给几千年来一直处于边缘地位的下层民众以文艺对象的中心地位。但在后来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工农兵的生活几乎成了文学创作的惟一对象。以知识分子及其他社会阶级、阶层人物为主人公的作品在解放区文学以及建国后三十年的大陆文学中很少见到。题材的相对单一不能说与这种文艺源泉论无关。胡风派提出的“到处都有生活”之说正好弥补了文艺源泉论在实际操作中的疏漏或偏颇。胡风并不否认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他认为文学反映的对象应当是一切人的生活和斗争,不只限于工农兵。从哲学本体论讲,胡风的文艺思想与并无二致,甚至在广义的文艺功能观上,他们也有一致之处,即强调文艺要教育,要为现实斗争服务。但在文艺的具体社会功能上,分歧就出现了:要求文艺直接服务于,配合阶级斗争,而胡风仍坚持“五四”时期鲁迅倡导的文艺改造“国民性”的功能观。他认为,文艺的作用不在于向民众灌输某种具体而现成的观点,而在于强化民族精神,医治民众“几千年精神奴役的创伤”,激发其生命的“原始强力”。在对待民众的态度上,胡风反对将神圣化,他更偏重于把群众看作改造和教育的对象,虽然改造、教育的目的还是为之服务。因而,胡风文艺思想的思想启蒙色彩远远浓于教化色彩。正因重思想启蒙,胡风历来主张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心灵冲突及人物自我的心灵搏斗,即各种思想和伦理观念、人生准则之间的斗争,特别是表现人的奴性与原始强力、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之间的冲突,而且这种冲突表现得异常复杂尖锐甚至惊心动魄;他们反对把人们的思想及命运转变简单化,反对把转变简单归结为外力作用。路翎对李季的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的批评正体现了胡风这一文艺思想。其实,依照文艺思想,《王贵与李香香》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即用形象的方式证明“不是闹革命穷人翻不了身”的道理,这同《白毛女》证明“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一样,达到了用革命道理教育的目的。这个道理浅显易懂,虽未必能激发农民从精神上真正脱胎换骨,具备真正的现代意识,但却能激励其积极踊跃地参加到革命斗争中来。除了对文艺具体功能的理解不同,对“社会生活”的具体理解,与胡风的文艺思想也不相同。相比之下,茅盾本人的小说虽大多不以工农兵为主人公,因而不能成为体现文艺方向的样板,但他对文学创作对象的理解同具有更多的一致性,即都是从社会科学家或家、革命家的角度,将社会生活看作一个整体,将人看作阶级的人、群体的人之一员,从群体来把握个体;而胡风派看重的是个体生命的具体存在,他们是从个体生命出发来理解民族与阶级,理解民族性与阶级性的。从这个角度讲,胡风对文学创作具体对象的理解更符合文艺本身的特殊规律,更具有现代性。
但是,胡风派对生活的理解仍有过于片面化之嫌,他们对生活只看到了“斗争”的一面而忽视了“和谐”的一面。将社会生活理解为个体生命的具体存在固然有其真理性,但文艺表现个体生命存在状态的领域要比“人生搏斗”广阔得多:它可以是一种生存状态、生存方式,也可以是一种独特的生命体验或对人类生活与生命的一种感悟与理解,或人的一种感觉、直觉、情感或情绪、心境。对于诗歌来说,表现对象就更多是一种人生的感受与体验,或一瞬间的感觉与思绪乃至幻想、直觉。其实,作为诗人的与作为小说家的茅盾,都是很懂创作规律的,他们的成功之作并不去图解观念,而是表现了自己对生命的感受与思考。“人生易老天难老”,“战地黄花分外香”,“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三过去,弹指一挥间”,都是作为革命家的诗人真切而独特的生命体验。“战地黄花分外香”,“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固然是家和革命战士的体验,“人生易老”却是所有曾经沧桑的个体生命共通的感受。既强调社会生活是文艺的惟一源泉,又肯定“诗言志”的古训。“诗言志”与“诗缘情”的命题既可作唯物主义的解释,又可作唯心主义的解释。如果把“情”、“志”当作文艺的终极源泉,无疑属于唯心主义;但若把它们理解为文艺的直接来源,则并不违反唯物论:是“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才“摇荡性情,形诸舞咏”(钟嵘:《诗品序》)的。从生活到艺术的过程可大致表述为:生活→情志→艺术
依照这种思路,对于现代西方的各种一直被称作唯心主义的文艺观,比如直觉说、情感表现说、本能说等等,我们若扬弃其哲学本体论部分,而把各种非理性的主观因素作为文艺创作的直接来源之一,也许更接近文艺的审美特质。文艺表现直觉、本能、潜意识等人类存在的非理性领域,它反映的仍是人的生活;不过,这不是人的外部实践活动,而是人的内在生命体验,而且表现的是19世纪以前整个世界文学史极少涉足的领域。如此说来,真是“到处都有生活”了!不是吗?卡夫卡和加缪们虽未深入工农兵,却也创作出了具有真正“生活”体验的文学作品。
关于社会生活是文艺作品的惟一源泉的命题具有永久的真理性,作家确实需要了解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工农兵群众。只是我们不应把终极源泉理解为直接来源,把“生活”局限为工农兵的社会实践活动。即使现实主义作品,其直接来源也是作家对生活的感受、体验、理解或解释;所有职业,所有阶级、阶层的个体生命的生活或生命体验都是文艺作品的直接来源。那些反映工农兵生活的优秀作品,其价值就在于将以往很少被人关注的那些个体生命的人生体验进行了正面表现。我们衡量古今中外一切作品价值的标准,应当是
中国地市报互联网站建设现状_社会学论文 第五篇
中国地市报研究会现有会员单位300多家,在我国报业中拥有最广大的人群,涵盖了中华大地的每个角落,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也是距新闻发生地最基层的新闻单位。各家报社单独建站上网,终难成事,若走联合之路、发挥群体优势,将成为我国互联网建设中的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所谓联合,不是合并,而是委托中国地市报互联网站承担各地市报门户网络的建设。大家聚集在中国地市报网站的旗帜下,共同打造地市报网站的品牌。同时各家报社都是相对的,设有自己报的主页,报头和简介等。
筹办中国地市报互联网站是1999年11月在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宁波会长会议上正式提出的。在今年4月中国地市报理事菏泽会议上,由丁小平会长责成石家庄日报社筹建。今年7月中国地市报研究会会长会议同意由石家庄日报社全权负责组建和管理。在此基础上,石家庄日报社就中国地市报互联网站建设作了大量细致的工作,组织了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上海网达信息技术公司等6家单位进行设计,作出了网站建设的总体方案;组织了由3名博导、3名研究员和5名正教授参加的专家论证组,对网站建设总体方案进行了论证,考察了上海东方网站等。
网站的指导思想:该网站由中国地市报研究会主管,由石家庄日报社全权负责组建并管理。以各地市报现已出版的纸介媒体为依托,充分利用因特网技术与新型电子商务技术,发挥地市报覆盖范围广,资源丰富等优势,利用互联网的跨区域、动态性、交互性的特点组成电子报广域网采编系统。开展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与网上经营活动,将网络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内容丰富、传播快捷、真实可信的新世纪专业媒体综合性网站的典范。
网站建设的总体方针:1.建设独具特色的专业媒体与信息服务综合网站,努力创造中国地市报网站的卓越品牌;2.网站为报社的经营服务,讲究实效,追求卓越,不断开拓;3.网站建设坚持“联合经营、自愿入网、互惠互利、资源共享”的方针;4.网站发展采取“统一规划,分期实施,滚动发展”的原则,力求既积极又稳妥。
目前,中国地市报网站建设已基本完成多项手续的报批,并已着手设备购进、办公场地建设以及机构设置、人员招聘等项工作,争取在年内网站进行试运营。年内争取整合100家媒体的信息,日发布新闻、专题信息达到800条。在2001年上半年争取达到150家以上,到年底达到200家以上,日发布新闻信息1500条左右,访问量达到30万人次左右,争取到2002年6月底前基本整合现有地市报研究会会员单位的全部信息,日发布信息2000条以上,访问量达到60万人次以上,同时策划垂直网,更好地服务社会。
地市报网成功的关键是整合各家地市报纸的新闻和共建地方性资源库。这对于电子商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等工作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需要我们齐心协力,依靠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手段办好这件事。
中国地市报互联网站成员遍布全国各地,网站除了本身所拥有的网络媒体的功能之外,还将承担各地市报之间新闻稿件和各种信息交换功能。因此,网站内容获取手段、各地市报与网站数据的管理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根据目前各地市报的不同情况,我们设计了几种数据整合的方式。
1.对于已经建立了新闻网站,有域名、网络采编和电子版出版系统的报社,中国地市报网站提供电子版发布空间,在地市报网站上发布。并且,该报社作为地市报网站的编辑、管理流程中的一员,可建立远程连接参与信息的制作、编辑,承担地市报网站部分栏目的编辑任务和信息数据库的建设任务。
2.对于已经建立了新闻网站,而没有网络采编和电子版出版系统,电子版的制作发布委托其他部门完成的报社,地市报网站提供分类数据库,该报社策划自己网页风格,电子版栏目,并负责将分类的内容上传到地市报网站的分类数据库中,由地市报网站编辑和制作人员制作、发布该报社的网页。这种形式只需该报社配备2~3名电子版编辑人员。
3.对于目前一些暂时在互联网还没有自己主页的报社,可上传大样文件给地市报网站,由地市报网站编辑制作人员将其内容在地市报网站上发布。这种形式需该报社确定一名上传大样文件的负责人,同时,配备一台上网PC机。
就互联网经济本身的发展过程来看,已从去年“内容为王”发展为今天的“电子交易为王、内容为王”或“交易与内容并重”的局面,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网上必须有足够的信息和信息的增值服务与再利用,虽然中国地市报互联网不能与大的商业网站比资金,与级新闻网站比待遇,但是,我们有丰富的地方新闻资源和遍布大江南北的编采队伍,还有常年累月经营的社会公信度。要在竞争中尽快创造出我们的品牌,就要扬长避短,利用我们的优势,我们希望具备第一、第二种整合方式的报社与中国地市报网站共同策划、建设网站,主动承担某些栏目频道的建设。
胡塞尔对伽俐略物理学的反思_社会学论文 第六篇
学危机》(Die Krisis der Europaeischen wissenschaften und die Transzendentale
Phaenomenologie )的第二部份第八至第十五节,关于澄清近代物理主义的客观主义与
超验的主观主义之间对立根源上,以大量篇幅探究伽俐略物理学的起源与发展,因为伽
俐略对「自然的数学化(Mathematization of nature )」的模式形构出整个近代科学
发展的方向,也就是根据胡塞尔的定义下,爱因斯坦的物理学及量子力学都是伽俐略风
格的科学(Sciences of the Galilean style)。胡塞尔在《逻辑研究》(Logische
Untersuchungen)中提出哲学有两种任务:首先,哲学是关于形式逻辑和方这类型
科学的理论,然而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者往往对他进行思考的原则与符号方法的应用欠
缺根源性的反思,即未能深究其中理论与应用的合法性所在,就此意义下科学需要哲学
的补充。此外,哲学必须澄清科学中所使用的观念。笔者参阅胡塞尔《算术哲学》中关
于数的观念所做的哲学论述为例,他指出:数学家在使用「数」与「量」这类观念时对
这些观念的本质并无明确的意识,因此科学的研究与哲学的批判其实是「互补性的科学
活动」。所以胡塞尔并非针对伽俐略物理学理论内容的剖析或非难,因为科学的进步不
赖于哲学,而哲学的批判也不会触及科学的内部结构,但是科学的假设与结论则必须透
过哲学性的反思做根本性的再解释则是必要的。1 因此胡塞尔对伽俐略物理学甚至整个
近代科学的反思绝不是「反科学」的立场,相反地,是要进一步厘清伽俐略物理学形成
的根源和影响,揭露自然科学隐而未显的动机和目的。笔者以下将以《危机》作为主要
文献,论述胡塞尔对伽俐略物理学的批判与反思,并提出笔者个人的心得浅见。
二、伽俐略风格的物理学
伽俐略风格的物理学特点在于坚信主观的、相对的、觉知经验的世界背后隐藏着客
观的、绝对的、数学性结构的真理,即世界真实的状况相对于觉知现象,整体世界应是
一种数学性的结构,因此科学家的任务就是穿透现象的面纱,揭露世界作为一种数学多
样性的呈现。换言之,俐略所深信的自然其实是以?学语言表出的自然,自然的形形色
色、千变万化的诸多样貌其实是规律的数学多样性真理的呈出,它的「实在(the real
)」完全可网罗于数学公式公理计算推演的系统中。不过,人对于周遭世界的态度并非
自然而然是数学的(或科学的)态度,对于未经数学性训练或是不以数学性取态认知世
界的日常人,看见彩蝶双飞并不会直觉是「1+1=2 」的数值关系;使用日常家具产品也
不会经验到方形、圆柱的几何图形。然而日常人与科学家对世界认知取态上的不同—作
为变动不居、具体的、主观的「个别经验(individual experience )」与普遍有效、
抽象的、客观的「数学观念(mathematical ideas)」的差距,也正是呈现为日常生活
觉知经验的世界和作为科学真理的世界的。由于「通过伽俐略对自然的数学化,自
然本身在新数学的指导下被理型化了;自然本身成为——用现代的方式表达—是一种数
学的多样性(Mannigfaltigkeit)2 」。所以在伽俐略风格的物理学发展上,数学作为
认知世界的方法被赋予普遍性的任务,并且通过必真的逻辑推演程序,整体世界可直接
或间接数学化为公式公理被加以认知,进而对还未知的事件和领域加以预测和掌控。
然而伽俐略认为自然是作为数学的宇宙是不言自明的(Selbstverstaendlichkeit)
假设,根本上没能探讨必真的数学自明性的起源,仅是素朴地接受既存的传统—柏拉图
主义的影响和欧基里德几何学的发展。
三、柏拉图主义
随着Cassirer,Koyr和Crombie ,现象学家Aron Gurwitsch也认为伽俐略是一位柏
拉图主义者(Platonist ),而整个近代科学—伽俐略风格的物理学—是受到柏拉图哲
学的启发。然而「柏拉图主义者」一词并不局限于柏拉图著作中的理论,而是指一种两
个世界理论的主张,并且有着两个领域不对等的拥护,即经验世界被假定为从属于理型
世界的模仿—一个领域是以优于另一个领域的观点被解释。伽俐略物理学便是在此意义
下的柏拉图哲学理论的继承者,并且在某种程度上转变与革新了柏拉图主义。
希腊哲学坚持主张一种处于变幻而多样的现象与存在于不变领域、坚持彻底自我同
一(self-identity )领域间的对立,这种差异相当于「知识(episteme)」与「意见
(doxa)」之间的差异。所谓的「意见」是依赖于认知主体自身的兴趣和计划,它传达
出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表述的相关性和不确定性,如同市府废除公娼制度与公娼要求去
污名的工作权之间的对峙,核能发电厂设置与否的争议、、、等等,便是涉及主体参与
的感受性和立足点的不同。至于「知识」则是真正自明的真理,它与主体生命的参与或
变化无关,知识是坚持存有的自我同一,在任何时空界域、任何情况和对任何人而言皆
是永恒为真;像是「1+1=2 」、「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度」都是必定为真、无以辩驳的
知识。柏拉图的《对话录》中,虽然没有系统地处理知识论的篇章,但在《泰提特斯篇
》(Theaetetus)论述到「知识非感官知觉或真实判断」3 ,并且在《理想国篇》(Republic)
中以「线」喻划分知识与意见的不同等级4.因此,柏拉图所假定的知识,必须具备(1)
正确无误(2 )客观真实的两项条件,而感官知觉则都不兼具,所以「影像」和「个别
事物」所对应的「幻想」和「信念」都是不可靠的主观意见而已,唯有「数学定理」及
「理型」所对应的「推理」及「认知」才是客观普效的知识。由于柏拉图的知识观点牵
连在其理型论的存有学立场上,似乎就暗示了在真实知识与经验世界(个别事物的世界)
之间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并且宣告感官知觉的经验不能提供知识的来源,知识必须以「
非经验(non-experience)」的方式获致;如此承接在伽俐略身上便产生数学作为认知
世界的唯一客观有效的进路(approach)。笔者认为这当中伽俐略对柏拉图哲学的转变
在于:柏拉图主张数学作为实体,是「介于理型与可觉知事物之间」、「在可知觉事物
与理型之外,他还指出居于中界地位的数学对象:它们与可觉知事物不同之处,在于永
恒不变;与理型不同之处,在于为数过多,因为理型本身各有特点。」5 伽俐略一方面
接受柏拉图的理型世界优于经验世界的主张,但另一方面又将数学从作为中介知识转变
成认知方法;换言之,数学由知识论转变成方法学。再者,伽俐略又浑然不觉地将数学
自身作为自然的本质结构—自然的理型化,即数学又从作为方演变成存有学。于是,
数学既是用来认知自然世界的方式,又等同于自然世界的本质结构自身。胡塞尔指出,
正是这件理型的外衣使得我们把仅是一种方法当作真正的存有,而这种方法原本是为了
无限进步的过程中,透过「科学」的预测来改进原初在生活世界中实际地被经验到的和
可被经验到的领域中可能粗略地预测的目的而被设计出来的。这理型的外衣使得这一方
法﹑这一公式﹑这一理论的真正意义变成不可理解,并且这种方法的素朴形式从来不曾
被理解过。6
因此,当伽俐略不知不觉中以数学方法作为客观对象,进而取代自然本身成为真正
存有后,势必走向远离作为科学根源的、直观的生活世界,甚至倒置了数理世界与觉知
经验世界的意义与目的。
四、几何学的发展
当伽俐略接受柏拉图知识典型(the model )—即希腊词汇中「episteme」定义下
的知识——的概念后,当时符合正确无误又客观普效的知识便是数学性的知识,也就是
在伽俐略历史背景下的「欧基里德几何学(Euclid‘s geometry)」。因此,伽俐略作
为既存传统的承继者,其物理学已经假定了欧基里德甚至尔后持续发展的几何学的有效
性。当我们追溯几何学的起源时,会发现作为一种关于「纯粹观念(pure idealities)」
的科学原本是一种丈量土地边界的测量技术,它与日常觉知经验世界中的实用目的密不
可分。也正因为几何学被当作测量技术的「经验—理论」,以至于在「熟悉这种先天理
论和经验之间的转换后,往往未能将几何学所谈论的空间和空间形状与觉知经验世界中
的空间和空间形状区分开而当成是相同之物」7.但是当我们做进一步的厘清时,便发现
几何学的观念并不等同于经验世界中物体的实际内容。我们可经验到一张方形的书桌或
是一棵千年的神木,但是个别的「方形」或「圆柱」的物体只是相似却不等于几何学严
格定义下的方形或圆柱形;因为严格来讲,经验事物的空间形状处于流变状态,它们在
时间流中的自我同一仅是近似性(approximate ),这与任何时空状况下都是先天客观
普效的几何学观念领域不同,变动不居的事物本然地无法达到观念的完美性。然而几何
学观念也并非我们主观上对物体自由想象的转变(transform bodies in fantasy ),
因为想象离不开既与的物体空间形状做为材料(data),只能将一些感性形状(sensible
shapes)转变为另一些感性形状,也仅是在程度上或多或少地趋近直线、平面或圆形,
这意味着无论是现实( in actuality )或想象( in fantasy )中的物体空间形状都
不是几何学观念意义下的「纯粹」形状( pure shapes),例如「纯粹」
的直线、「纯粹」的
xx与公民社会①Constitutionalixx and Civil Society_法律论文 第七篇
Constitutionali and Civil Society
【内容提要】公民概念是公民社会的特有概念,它界定了公民与公民之间的平等、自由的关系,揭示了公民的权利对国家公共权力的本源性。公民社会构成了对公民个体的保护屏障,并同时对国家形成了有效的制约。公私法的划分对具有重要的意义,私法是公民社会的基本规则。我国建设应当以公民社会的建构为起点,将经验理性与建构理性相结合,并以经验理性为重点。
【关 键 词】 公民社会 私法自治 经验理性 建构理性
【作者简介】 谢维雁(1968-),男,重庆市忠县人,法学硕士,四川省司法厅公务员。
【通讯地址】 成都市上翔街24xx
【邮政编码】 610015
【联系电话】 (028)86758434(O) 86694844(H) 13689091344
【电子信箱】 xwyan3721@sina.com xwyan3721@hotmail.com
近年来,对公民社会的研究已成为一种时尚。无论知名学者还是刚刚进校的研究生,都试图从公民社会的视角或者以公民社会理论所特有的逻辑、思维方式为工具进行某种“学术”演绎,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在法学领域,一些学者对公民社会及其与国家的关系进行了极有价值的探讨②。如美国学者阿兰·S·罗森鲍姆认为,“西方社会的近代主义通常都包含一种关于市民社会的思想” (4页)。我国学者也认为,以公民社会为基础形成的多元文化环境是实现的一般条件之一[2],“公民社会的建设乃是建设的基础”[3]。就总体而言,公民社会的理论还不为我们所熟悉,以此为工具对进行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本文尝试探讨公民社会对的意义。
一、公民概念的意义
“在近代史上,公民比任何社会人物都更有活力”[4](1页)。但在宪法文献中,“公民”仅仅被简单地界定为具有某个国家国籍的自然人。这与“公民”概念所承载的价值蕴涵极不相称。公民的存在是公民社会的第一个前提。Edward Shils强调,共同体的观念是市民社会的一个特征,而“这一特征包含公民观念”,“并孕育了城邦的概念,亦即一个都市以及一群有担任公职并参与公共事务讨论和决策权的公民的概念”[5](36页)。公民概念是宪法学中第一个需要明确界定的、最具价值的基石范畴之一,其核心要素是公民资格。公民资格既是国家对其成员身份、地位的法律确认,又意味着一种公民个体自愿归属于国家的观念。正如约翰·罗尔斯在其新著《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一书中所说的,“任何文明社会的成员都需要这样一种观念,这种观念能够使他们把自己理解成为具有某种地位的成员——在一个社会中,就是平等的公民身份的地位,以及了解这种地位如何影响他们与其社会之间的关系”[6](5页)。
公民概念的意义在于:
(一)它是一个具有公共特性的概念,对公民内涵和公民资格构成要素的界定反映出一个国家对的价值预期、制度的基本内容。具有某一国家国籍,使公民与某一具体国家相联系,并依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相应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各国理念、制度、结构和法律的差异,使得不同国家的公民概念的具体内涵特别是公民资格的构成要素各不相同。公民概念必须与国家相适应。因此,公民概念具有极强的公共特性,公民资格绝不仅仅是公民“私人”的东西,尽管公民资格只有相对于公民个体才有意义。定义公民概念,界定公民资格,是现代公法所要完成的第一项重要使命。
(二)它蕴涵了公民之间关系的普遍意义即自由、平等、。
首先,“公民”是一个比较性的概念,公民概念意味着平等。“公民身份是平等的表述”[4](13页)。现代公民概念的存在需要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国家或共同体(公民群体)的存在,二是该国家或共同体成员资格的普遍性即平等。因此,说某人具有公民资格,意思是他是某一公民群体(即国家)的成员,并与这一群体中的其他成员具有平等的地位。在早期,“公民”概念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古希腊奴隶制国家最早使用公民概念,当时是指那些征服了其它的城邦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自己的统治的征服者,即所谓自然公民,他们的后代也就先天地享有公民权,成为城邦公民[7](292页)。公民是一个特权阶层,垄断了城邦的统治权,城邦生活是公民的专利,公民之外的奴隶和自由人都被排除在社会之外③。古罗马的公民概念更为发达,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完整、系统的法律体系。古罗马的公民也是一个特权阶层,解放自由人、奴隶、拉丁人和外国人都不具有公民的资格。这一时期拥有公民资格的“公民”人数极为有限,它是建立在巨大的、且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不平等基础上的。对特权与等级的容忍,使得古希腊罗马的“公民”概念与近现代的公民概念存在巨大的反差。但古希腊罗马的“公民”概念仍具有历史的合理性。一方面,它是历史在那个阶段上的必然。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在希腊人和罗马人那里,人们的不平等比任等受重视得多。如果认为希腊人和野蛮人、自由民和奴隶、公民和被保护民、罗马的公民和罗马的臣民(指广义而言),都可以要求平等的地位,那末这在古代人看来必定是发了疯”[8](20卷,第52页)。更重要的是,另一方面,古希腊罗马的“公民”概念是现代公民概念的源头。“公民”的概念一经提出,就因其内含了近、现代所有和法治文明的“基因”而在近现代以来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因为“公民的本意是‘属于城邦的人’或‘组成城邦的人’。显然,这是一个超越血缘关系又超越王权专制的带有普遍性的法律资格的概念”[9](158页)。它赋予了作为一定规模的共同体(或城邦)的成员资格,尽管这种资格在古希腊罗马时代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仅具有有限的普遍性——说它是“有限的”,是因为在一个国家或社会中并非所有自然人都是公民;说它具有“普遍性”,是因为在公民范围内,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商品是天然的平等派,它消解了早期公民概念的“有限性”,将所有自然人都纳入了公民的范畴。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概念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而产生。
其次,“公民身份意味着公民权利”[9](158页)。对国家而言,公民资格的意义在于确定归属于公民个体的那部分事物即给予他应得的合法份额,在于确定一种合理、公正的利益分配、义务承担方案。公民资格意味着存在一套“先在”的关于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规范体系,即一个国家或共同体在赋予其成员的身份即公民身份的同时,也“赋予了个人以责任和权利,义务和权力,限制和自由”[10](104页)。公民资格是由这一套规范体系来确定的。依现代法治理念,这一套规范体系以权利为中心,即所谓权利本位。因此,公民概念象征着国家对公民个体的权利配置。
再次,公民概念意味着公民个体的地位。公民社会是一个以主体人格为原则的社会。公民人格的,是通过公民资格来实现的,而公民资格是由公民权利与义务规范界定的。法律权利具有个别性、具体性。这些权利应当是公民个体的权利,这些义务也应当是公民个体的义务,即权利与义务只有相对于具体的、的公民个体才有实际的价值。离开的公民个体,所谓公民权利毫无意义。权利使自然人成为构成国家的单元,公民概念使公民个体获得了自主与。
(三)它蕴涵了公民与国家(或公民权利与公共权力)关系的普遍意义,即以国家与公民的两极对立假定为基础,构建了公共权力来源于公民权利且归属于公民的理论前提。
公民与国家关系的普遍意义,经由西方早期的社会契约论者得以充分展示。尽管社会契约学说导出的一些结论遭到自边沁以来的一些思想家的批判乃至否定④,但它所采用的思维方式及其确立的价值目标越来越显示出普遍意义,这一点即使是社会契约论的批判者们也从未否定过。
首先,公民概念假定了一种新的公民与国家关系模式,这种模式表现为公民与国家的对立格局。而这一两极对立格局正是思想的逻辑前提,及一切理论与制度建构的基础。近代西方启蒙思想家们正是凭借公民概念,以社会契约论为基础构建出现代国家和制度的。在中世纪早期,欧洲就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契约关系”[11](91页)。依据这种观念,“尽管王权自身有着神圣起源,但特定君主取得王权的基础是他与的双方契约”[11](91页)。13世纪的圣托马斯虽然假设国家是人本能上趋向于公民社会的结果,但他“暗示王权起源于,并把它解释为与之间的契约”[11](121页)。把有序社会的起源归因于其成员之间所缔结的某种契约的学说,在16世纪已是司空见惯[11](199页)。社会契约论为国家和社会的起源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即在自然状态下的个人为了避免“人总是与它的邻人处于战争状态”(霍布斯语)或者为每个成员“谋福利和保护他们的财产”(洛克语),而彼此同意让渡某些自然权利,结成社会,建立统治机构,确定统治者。依社会契约论,统治机构、统治者虽然是平等主体自愿协商的产物,但它们一经产生,即于公民个体。即使到现代社会,公民也只能通过复杂的投票程序,对统治机构和统治者施加间接的影响。因此,社会契约论在赋予契约主体平等地位的同时,也设定了作为契约主体的公民与国家的两极对立格局。在公民与国家的两极对立中,思想家们对势单力薄的公民能否对抗手握大权的国家表示了极大的担忧。因此,限制公共权力,保障公民权利成为永恒的价值诉求。当然,这一价值在实践中也具有相对性。实践的关键,是在限制公共权力和保障公民权利二者之间寻求一个“临界点”,实现二者的平衡。在一个特定时段,这种平衡的标志是宪法。一部新宪法的制定或者对已有宪法的修改,意味着二者之间达到了一种新的平衡。
其次,公民资格的概念假定了权利与权力的新型关系,即公共权力来源于公民权利,公共权力属于全体公民所有。这不仅揭示了公民(权利
公民社会理念的由来及现实意义的思考_论文 第八篇
内容提要
公民社会理念(idea of civil society) 是在西方社会中孕生并发育起来的,它长期为西方学术界所重视,在马、恩著作中也经常被使用。"公民社会"于近一、二十年间的复兴与拓深,几近形成一股可以被称之为全球性的"公民社会思潮"。当然,复兴者所要复兴的并非是同一的"公民社会",他们或援引西塞罗的区别于部落和乡村的城市文明共同体的观点,或诉诸洛克的社会先于国家而国家受制于其对社会的承诺的观点,或采用将洛克和孟德斯鸩的观点融入其思想的黑格尔的观点,或引证将黑格尔观点头足倒置而形成的基础(公民社会)决定上层建筑(含国家和)的观点等等。近年来,公民社会理念也引起了国内学界的浓厚兴趣,一些学者相应地提出了"公民社会"的概念,(1)用以解说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的进程。(2)本文旨在理清公民社会理念演进的脉络与在时下复兴的原因,探讨公民社会与市场经济、、渐进性改革之间相应的关系,以利于学者们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
公民社会 市场经济 渐进性改革
一、公民社会理念的由来
公民社会理念孕生并演进于西方社会,它在不同的时代,以不同的理性结构出现在社会理论中,既刻着时代进步的痕迹,又印有个人理性建构的倾向。
拉丁文Civilis Societas的含义在公元1世纪便由西塞罗提了出来,表示一种区别于部落和乡村的城市文明共同体。(3)古希腊的城邦大概可算作Civilis Societas,这个概念似乎表达了一种"文明之邦"的感觉。14世纪以后,欧洲人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Civilis Societas以表示从封建体制外生长出来的商业城市文明,这继承了西塞罗的含义。紧接着,洛克第一次将公民社会做为逻辑推演中的一个概念来使用。他的公民社会等同于其哲学中从自然状态经过订立契约而形成的社会,这是人类发展逻辑中的一个阶段,即有的阶段。(4)洛克虽然已意识到社会中的领域与非领域的区,但在他的观念中,二者同属于公民社会。孟德斯鸩以及承继了孟氏的托克维尔设立了分立自治及相互制衡,以建立有利于公民社会的机制。既指社会由社会予以界定,但作为社会的强大的君主制受制于法治,而法治则需按分权原则的"中间机构"来加以捍卫。(5)
黑格尔是西方社会历史上将国家与公民社会进行明确区分的理论先驱。他把洛克和孟德斯鸩的观点融入自己的思想,认为体现个殊性的公民社会于国家,但在伦理上并不自足,从而需要代表普遍利益的国家对其加以救济。在他那里,公民社会的道德地位比较低,代表的是私人特殊利益,"是各个成员作为的单个人的联合"。(6)而国家则代表了普遍利益,是绝对精神在地上的完美体现,公民社会是从属于国家的,也只有从属于国家,才能保证其健康发展,不致陷入道德沦丧和社会混乱,因而,黑格尔运用公民社会这个概念,目的是要抬高国家的地位。
的公民社会概念更多的是吸收了黑格尔的用法,用以指称私人利益关系领域,"包括各个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7)"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8)摒弃了对公民社会做伦理上的评价,而只对公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做客观的。他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国家公民社会"的模式倒了过来,形成"物质生产公民社会国家"的模式,不是通过国家而是通过公民社会去解说国家,从而建立起历史唯物主义体系。除了把公民社会作为与国家相对应的私人活动领域这么一个概念来使用外,还将其视作一个历史的概念,用以指称"人类社会的一个特定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的本质特征是阶级利益的存在"。(9)
出于对主义过分强调经济因素的纠正,意大利主义理论家葛兰西主张重新理解公民社会,他把公民社会重新界定为制定和传播特别是统治阶级的各种私人的民间的机构,包括教会、学校、新闻机关、文化学术团体、工会、政党等。企图以此解释为什么客观上处境不利的成员仍主张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主张不仅应该资产阶级的统治,而且要资产阶级的文化统治。
哈贝马斯将公民社会理论大大推进了一步,认为公民社会是于国家的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私人领域指以市场为核心的经济领域,公共领域指社会文化生活领域。哈贝马斯特别强调公共领域的价值,认为它正遭受商业化原则和技术的侵害,使得人们自主的公共生活越来越萎缩,人们变得孤独、冷漠。他主张重建非商业化、非化的公共领域,让人们在自主的交往中重新发现人的意义与价值。哈贝马斯的这种用法在西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两位美国学者柯郭和托则干脆将公民社会界定为介于经济与国家之间的一个社会领域,从而将经济领域排出了公民社会的范围。
综观西方学术界的"公民社会"概念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发现三次大的分离:1。公民社会同野蛮社会的分离,以商业化、化的城市的出现为标志,完成于希腊罗马时代;2。公民社会同国家的分离,以代议制的形成为标志,完成于17世纪、18世纪;3。公民社会同经济社会的分离,当代西方社会正试图完成这一过程。从这个过程中不难体会到,人类在不断进行自我的否定,不断被异化又不断超越异化。
那么,驱动公民社会理念于当下复兴的原因是什么呢?从一个较为深久的角度来看,主要是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初显并于20世纪中叶炽劢的形形的"国家主义",这在现实世界中表证为国家以不同的形式、从不同的向度对公民社会的渗透或侵吞。(10)为对此种猖獗的"国家主义"做出回应,人们开始诉诸公民社会理念,试图对国家与社会间极度的紧张关系做出检讨、批判和调整,以求透过对公民社会的重塑和捍卫来重构国宾与社会间应有的良性关系。然而,促使公民社会理念复兴运动的更为直接的导因,乃是东欧及前苏联等国家为摆脱集权式统治而进行社会转型的进程,实际上,所有西方的思潮都视东欧诸国及前苏联的"社会转型"为西方价值、理念和制度的胜利。公民社会理念凭着诸种摆脱集权式统治的运动以及种种"新社会运动"而得以复兴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公民社会话语"以后,便在这一个向度上继续向前发展。
公民社会理念会引起中国学术界的重视,这得利于20年来的改革开放,使得高度化的社会旁边生长出一个相对的非领域,用现成的公民社会概念去解说这一变化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对照一下三次大分离,中国大致处于第二次分离阶段,因而不宜将当代西方公民社会的概念套用过来使用,还是继承的用法较为合适,套用查尔斯-泰勒的话说,"并不是那个使用了数个世纪的、与社会具有相同含义的古老概念,而是体现在黑格尔哲学之中的一个比较性概念。此一意义上的公民社会与国家相对,并部分于国家。它包括了那些不能与国家相混淆或者不能为国家所淹没的社会生活领域。"(11)即将公民社会界定为非的私人关系领域,在当代中国,主要是市场经济领域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非的社会关系领域。这种界定有利于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过程及意义。
二、市场经济:公民社会经济生活的适当模式
黑格尔公民社会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给予了精当的界定,事实上,他视市场为公民社会决定的--如果不是唯一的--特征,市场经济是公民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种模式。然而,公民社会的内涵比市场宽广得多。公民社会的标志是私人商业公司的自主以及私人社团与机构的自主。黑格尔视公民社会与市场具有相同外延的倾向以及将精神与"物质条件"关系的倒置都助长了公民社会概念的变形。这导致了其他领域重要性的下降,使其他领域似乎成为市场的派生物或附属物。
实际上,市场经济领域是公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为公民社会准备了基本要素。
第一,市场经济造就了公民社会的主体。公民社会产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大量的个人和组织摆脱了权力的束缚,成为非的生活主体,也就是公民社会主体。市场经在营造这些主体起了关键作用。
第二,市场经济拓展了公民社会的活动空间。在高度化的社会中,人们的社会生活直接是生活。市场经济的发展让人们冲破的囚笼,眼前展现出一片属于每个个人的自由飞翔的空间,权力所直接支配的生活则日益萎缩。
第三,市场经济塑造着公民社会的。公民社会最重要的两个特征是世俗化与人体化。世俗化是人越来越多地相信和依靠神秘的外在力量,世界越来越多地成为经验中的世界,也就是说,外在的世界对于人的神秘感越来越少。个体化是指个人不断挣破一个社会共同体所强加的各种外在规范,努力在生活中体现个人的意志的过程。市场交易的发展最快地实现着这一过程。
第四,市场经济营造着公民社会的自治机制。市场经济看似一盘散沙,不成体统。但其背后有其内在的调节机制,除了那只"看不见的手"之外,还有法律与道德这只看得见的手。除市场经济之外的公民社会另外一个领域是非的公共领域,表现为各种社会组织如家庭、学校、俱乐部、协会、教会等。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这些组织的发展。同时这些组织反过来会对市场经济起一种校正作用,首
青年学生的回避心理及校正_社会学论文 第九篇
一、充分认识青年学生中的回避心理及表现。
所谓回避心理,即在现实生活中,自己与社会及他人发生矛盾及冲突时,不能自觉地解决矛盾、冲突,而躲避矛盾、冲突的心理现象。在青年学生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盲目地反感正面教育,回避教育的机会和场合。这种正面教育往往以较严肃的姿态出现,青年学生虽有一定的判断事物的能力,但理性思维尚未完善,还不能辩证地认识和事物,特别是对于以较正统的面貌出现的正面教育,不能冷静的,反感、厌恶的情绪油然而生,继而回避正面教育的机会和场合,甚至唱反调。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也是如此。当教师在讲台上苦口婆心地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时,经常出现令教师们心寒的场面:或心不在焉,或闷头大睡,或偷看小说。有的家长反映每当提出与孩子交谈时,孩子便动辄以作业未完成、复习功课紧张等堂皇之词推拖。回避与父母的直接交流,久而久之,便产生隔阂。
第二,遇到矛盾冲突,不能认真思考解决方式,而采取回避的态度。青年时期是人的生理及心理发育尚未成熟时期,缺乏正确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面对问题与困难,往往采取回避心理,青年学生常常遇到的问题,归结起来有几个方面,一是学习成绩,一旦学习成绩出现问题,便在心理上承受巨大压力,而某些家庭和学校不能给予恰当的诱导,一味地施加压力,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便回避学习,以致厌倦学习。二是“早恋”问题,这种由男女性别吸引而产生的感情对青年学生带来不少的心理和思想负担,一方面是感情的不可自拔,另一方面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反对,甚至鄙视,青年学生又未能找到合适的方式,因而只能回避。三是社会实践中未被选择的问题。在被社会选择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不顺利的情境,部分学生碰到困难后便退却下来,甚至有些学生怕干不好工作干脆不接受工作的机会。这种回避心理导致了学生不能及时把握锻炼的机会,影响了身心成熟与发展的速度。
二、认真探讨回避心理的原因,探寻枝正方式。
独生子女回避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个方面。
(一)主观因素:第一,过分自信,甚至自负。长期孤独而又优越的环境,长辈们过份的夸赞和保,使许多独生子女非常自信,有时甚至是盲目的自信,它影响了青年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解决不了问题却又不愿表现出自己的无能,只好用回避的方式来掩盖。第二,需求日益增长,而又得不到满足。从0点到最高点,是一个快速上升阶段,这时的人生需求包括生理、心理、求知等诸多内容,但外界对青年学生的不理解,使他们的正常需求得不到满足,青春期的冲动,渴望爆发,又没有爆发的时间和场合,回避心理便自然产生了。
(二)客观因素:第一,家庭教育的失误。在家庭教育中,往往表现为两个阶段,即过分溺爱和过分严厉。孩子小时候过分溺爱,而孩子大了,又过分严厉,不能把握恰当的度,久而久之,孩子往往封闭自己,回避现实,与家长之间形成代沟。第二,教育呆板,管理方式单调。我们的学校教育模式化,更多地是侧重知识的传授,而缺乏智能的开发,在传授知识中形式单一,特别是学生进入中学阶段后,应试成为学生学习的目标、学校办学的方向,从初中到高中,围绕中考、高考开设课程,课程内容单调,教材也多半是定理、公式,缺乏形象化内容,某些教师教学水平较低,责任心较差,课堂气氛投入缺乏活力,教师管理也多半以抓学习为主,学校生活就是学习教材,准备应考。在这种单调生活由和沉重的压力下,青年学生不断增族的心理和思想需求得不到满足,因而厌倦学校生活,产生回避心理。第三,社会正面教育的不得当,负面影响严重。当前的正面教育多通过伟播媒介,缺乏鲜活的身边实例,而负面现象则令学生们感受很深,现象,拜金主义,污染了社会风气。加上学校教育的苍白,青年学生缺乏较高的能力,因而对正面的内容反感、回避,而对负面内容津津乐道。
青年学生的回避心理不但影响了教育的质量,而且影响了一代青年的身心健康,不利于青年的成长发展,以致影响社会的进步。学校,作为青年学生阶段的主要活动场所,尤要引起高度重视,校正回避心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增强课堂吸引力
课堂教学的质量在学校教育中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实践证明,凡是丰富知识、论理严谨、生动活泼的课堂,不论对哪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产生极大的吸引力,直接影响他们的兴趣、爱好、学习成绩及身心健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包括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课程性质设计多种课型,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第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课堂教学活动;第四,在教材教学的基础上,适当开拓知识,以满足青年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样无形中也增进了师生交流,使学生对学校教育由吸引到信任,由信任到信赔
(二)设计丰富多采的校园生活,大胆使用“尝试”方式
课外活动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是进行素质教育的良好方式。学生在课外动中不但学习了知识,提高了体能,而且增长了才干,陶冶了情操,丰富了社会经验。因此学校应利用各种闲遐时间,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让学生尝试自己设计、组织、安排,教师给以恰当的指导。“品试”是丰富人生体验的途径,是适应,是学习,京生价值实现的过程。再看,去试倘使人意识到自己有选择行为的责任、权力与能力,一个人只有在自主选择的条件下,才能真正成为自主、自律、自负责任的人。
(三)学校与家庭结合,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
学校教育离不开社会,而做为社会组成细胞的家庭,在孩子的成快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与家庭结合,校方应通过走访、家长会及书面报告等方式与家庭联系。家庭则应通过书面、口头等方式加强与学校的联系,而双方结合的基本点,应在于相互信任、善意地对待问题,改变“学校与家庭交流即是告状”的现象,使这种结合成为良好的教育方式。
在这种结合的同时,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教师要注意先树典型,多以表扬、奖励等方式鼓励学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家长要和孩子平等地交谈,善意地鞭策他们。学校和家庭还要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形成以下几种风气:一是要形成团结友爱的风气,师生之间,家长孩子之间互相尊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自尊;二是要形成、活跃的风气,培养学生敢想、敢说、大胆勇敢的性格。在此基础上,还应形成勤奋好学的风气,勤俭、朴素的风气,这些都能激励学生提高、完善自己。
(四)加大心理教育的力度,培弊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青年学生的年龄阶段正处于人生需要的第二、三层次,即亲戚、友谊、交往求爱的需要和自尊、互重的需要,并逐步向第四、五层次迈进,即发展和享受的需要和贡献的需要。青春期既是逐渐形成的时期,又是心理逐渐成熟、性格形成的过程。这个阶段尤为重要。鉴于独生子女的特殊性,心理教育应着重抓好如下两点:
第一,让学生学会交朋友,学会倾诉,表达。在这方面的教育中,教师应身体力行,给学生做榜样,先与学生交朋友,启发他们交友,教给他们交友的方法。
第二,教育学生勇敢地面对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由于这代青年学生所处的特殊的时代,即第一代独生子女群,有着优越的生活环境,此时,应该给予青年学生鼓励,教他们直面困难、挫折的严重性,又树立战胜困难、挫折的信心。
将专业心理素质教育与潜移默化的教育相结合,再设计困难挫折的机会,有意识地让学生锻炼,从正面引导,逐步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称其为完整的教育,培养出身心健康的有用之才。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_社会学论文 第十篇
当前的误区
纵观当前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技育.我们认为还存在着一些误区。
误区一:心理健康水育就是搞心理测验
在实践中,把开展心理测验作为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内容的学校确有不少,似乎只有对学生进行了繁多的心理测验,才能给学校带来蓬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光环。其实这种作法在了解孩子发展状况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难以避免的负面影响。
许多家长在来信中困惑地指出,现在学校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名,要求学生参加心理测验,一学期下来交很多钱,但教师从来不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办。还有的家长痛苦地提到:孩子参加智力测验后,同学们开始取笑他笨蛋、,老师也基本放弃了对他的教育要求。其实孩于只是有些反应慢、心理紧张,没做完测验题目,我们并不真的相信孩子傻和笨,但孩子现在已经不愿意去学校,不喜欢学习了。看着孩子每天畏缩的模样,我们特别心疼。更有家长气愤地指出,学技智力测验的结果说我们孩子智力低,要孩子退学,可外面的测验又说孩子智力正常,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孩子每天就是哭……
这些来信对从侧面反映出,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地等同于心理测验,具有片面性,甚至是很危险的。由于缺少专业人员的指导与训练,许多学校在心理测验量表的选择、实施心理测验的过程等方面都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学校对测验结果缺乏科学的认识与正确的处理方法,将结果随意公开,或以此给学生分类、贴标签等等。这些都可能在有意无息间伤害学生和家长,结果完全违背了教育原则。还有一些学校积累了许多测验问卷,却不知如何,如何使用,更难以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建议,结果造成了巨大的浪费。这些做法,都使心理测验成为赶时髦,而与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去甚远。
心理测验的目的主要是为学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信息与服务,它们重于描述学生心理发展的现有状况,了解在咨询、辅导、教育之后学生心理发展出现的变化与改善。学校在进行心理测验时,首先要明确测验目的,有的放矢地选择测验项目;其次要注重测验实施过程的科学性和测验结果的保密性;最后还要科学地、解释测验结果,提出有价值的教育建议。学校还应根据测验结果反映出来的规律、特点及问题,调整与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误区二: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进行心理咨询
根据各级门的要求,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建立心理咨询室。为此,他们投入大量的人 力、物力,派出教师参观、学习,并要求教师尽快面向家长、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在很多学校看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开展心理咨询。事实上,由于专业能力的限制及时间、精力的局限,很多开展心理咨询的教师承担不了这一责任。他们感到力不从心,并产生较大的压力。
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需要在开展心理咨询的实强中不断总结和提高。对中小学教师来讲,在短期为完成这门专业的学习、并很快投入工作是不现实的。此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主要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因而学核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当体现“重全体、重预防、重教育”的思想,而不应仅面对个别学生和家长的特殊需要。因此.心理咨询只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方面,它不应成为全部内容。心理咨询室应视为学核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中心。以此为依托,它应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广播、电视、刊物等各类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与教育活动;同时,根据学校实际,心理咨询室还可与专家、学者等专业人士合作,开展针对学生、家长特殊需要的心理咨询活动,但这只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补充。
误区三: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开设心理课
还有不少学校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开心理课。诚然,每周固定的课时安排,使心理健康教育在时间上有了保证,并有了稳定的传播知识的阵地。但从目前各学校开课的情况来看,仅仅开设心理课难以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首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有许多属于非知识性的内容,它需要让学生通过活动、实践、训练等亲自体验才能获得,而课程所能提供的活动空间、实践机会是极有限的。其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除主题内容外,还包括测验、咨询、班队会活动、野外训练等,而这些内容是无法由心理课来涵盖的。再次,心理课侧重解决一般性、整体性及共性的心理问题,而无法深入地解决特殊的、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我们认为,心理江康教育应向学生日常生活中渗透,心理知识的传授应与心理教育活动相结合,对全体学生的心理教育应与对个别学生的心理咨询相结合,心理课程应与心理训练、辅导相结合。总之,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化将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趋势。
遵循的原则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改革的要求和年轻一代心理发展的规律而提出的,它是素质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它是与学校心理辅导、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测量及心理咨询等多门学科相融合的、以实践和应用为主的教育活动,在具体确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时,应遵循科学的原则。这些原则主要包括:
1.目标性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优良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生存、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潜能。围绕这些目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人格培养、情绪情感训练、意志力的培养、自我觉察与认识、生存训练、潜能开发等。除此,还应包括与之相关的心理测验、咨询辅导、课程安排、活动训练等各项工作。
2.现实性原则。由于目前大多数学校都缺乏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因此,各校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教师实际的教育能力、学生发展的实际水平和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本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3.发展性 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时,应“面向全体、注重发展”,选择具有普通意义和有代表性的主题内容,从而有效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促进”的功能。例如,中学应当把青春期教育作为核心内容来抓。
4.差异性原则。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不仅有个体差异,还有年级差异。因此,确定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时应当遵循差异性原则,以满足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心理需要,这是保证学校获得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前提。如,进行同伴关系的心理健康教育时,面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所讲的知识内容、所举的教育实例都应有所不同,所设计的教育活动。训练内容及方式也应有所调整。同样.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应该进行分类指导。如对离异家庭的子女或有不同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往往需要进行特殊的心理健康的教育与活动。
5.活动性原则。根据实践性与应用性的要求,在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时,应突出以活动为生的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在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活动中,发挥活动的优势,注重活动过程的教育作用。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中,应创造性地设计各种丰富多彩的话动,如角色扮演、绘画、想像、辩论、演讲、表演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在参与中、在亲身体验中获得成长与发展。
应有的内容
由于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仍处于“初级阶段”,目前,全国还没有统一、固定的内容要求,因此,不同的学者会提出不同的看法。根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我们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可分为3个层次:
1.学生心理健康维护。这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内容。具体包括:①智能训练,即帮助学生对智力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并且对智力的不同成分,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而设计的不同训练话动等;③学习心理指导,即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等;③情感教育,即教会学生把握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宣泄自己的消极情感,体察与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并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如敏感性训练、自我表达训练、放松训练等;④人际关系指导,即围绕亲子、师生、同伴三大人际关系,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各类关系的本质,并学会处理人际互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与原则,包括冲突解决、合作与竞争、学会拒绝,以及尊重、支持社交往原则;(5)健全人格的培养,即关于个体面对社会生存压力应具备的健康人格品质,如性、进取心、耐挫能力等。(6)自我心理修养指导,对通过训练和教导帮助学生科学的认识自己,并在自身的发展变化中,始终做到能较好地悦纳自己,如悦纳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培养自信、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等;(7)性心理教育,即关于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的传授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性别认同,指导学生认识和掌握与异往的知识及技巧,如异性同学交往指导、早恋心理调适等。
2.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这是面向少数具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而开展的心理咨询、行为矫正训练的教育内容,多属矫治范畴。具体包括: ①学习适应问题,主要指围绕学习活动而产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学校恐怖症、厌学等;②情绪问题,主要指影响学生正常生活、学习与健康成长的负性情绪问题,如抑郁、恐惧、焦虑、紧张、忧虑等;③常见行为问题,主要指在学生生活、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特征,如多动、说谎、打架、胆怯等;④身心疾患,主要指因心理困扰而形成的躯体症状与反应,如神经衰弱、失眠、疑心症、神经性强迫症、癔病等;⑤性行为问题,主要指由于性心理障碍而产生的各种性变态行为,这一问题在中小学生中出现的比例较少。
3.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开发。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小学时期是心理潜能开发的最佳期。因此,心理潜能的开发与创造力的培养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本文地址:www.hzydhh.cn/html/275693.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