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教案
认识人民币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认识人民币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认识各种面值的 人民币
2.技能目标:通过列举生活中购物,乘车购票,存钱等使用人民币的例子,说明人民币在商品流通过程的功能和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情感目标:通过一位小朋友存钱,教育学生保管好自己的零用钱。明白积少成多的道理,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调查人民币的'作用,课堂反馈
2.老师出示“购物图和乘车购票图”
①让学生观看
②同坐互相说一说画面的意思。(使学生知道买东西要用钱,乘车买票要用钱,这些钱就是我国发行的法定货币----人民币。
3.出示“存钱图”
①问“小朋友在干什么?”“存钱是为了什么?””你有零花钱么?”“你有存钱的习惯吗?”(让学生在思考,回答问题中明白存钱的道理和合理使用零花钱的好习惯。)
二:新课探讨
1.观看5套人民币的发布会
2.每个人讲课前准备的模拟人民币进行分类,然后在小组交流各自的分类方法。
①硬币 ②分币(3种)
纸币 角币(6种)
元币(12种)
3.课件展示分类的过程和纸币
4.认识元币
①你是怎样辨别人民币的,与你的组员说一说
(图案,颜色,认字,认数字)
②特殊文字的怎么认?(如:壹,贰,伍)
5.以小组为单位认识角币:说说你是怎样认的?
6.简单说一说分币
三:完成做一做
四:做游戏
①你说我拿,你拿我说
②出示超市商品的价格,让学生拿出相应的面值。
师总结:不管拿几种人民币来付,付出的人民币总数都是一样的。
五: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2.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3.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培养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通过认一认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49页。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玩具熊等,笔、橡皮、尺、练习本等若干。每人一个钱袋(内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设计
一、从生活出发,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老师出示一件物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师:猜一猜,用多少钱买来的?
2.日常生活,哪些地方要使用钱?(请回答)
看一段录像。教师边看边问: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3.出示一位小朋友存钱的示意图。问:“零花钱可以用来干什么”?
渗透德育:保管好钱,积少成多,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献爱心等。
师: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看课件)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小朋友。
┌我叫聪聪
(课件出示配音):嗨!大家好,认识我们吗?┤
└我叫明明
我们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比一比,看谁学得好。
1.认识人民币。
师:我们现在使用的是我国发行的第5套人民币(出示课件)。
请同学们仔细看,问:这些钱你们都认识吗?
a.区别新版和旧版:以10元为例。
课件显示放大“10元”,问:这是多少钱?你是怎么认识的?点击数字“10”和汉字“拾”,点击单位“圆”(大写)。
课件显示放大“10元”(新版),师:这是多少钱?你是怎么认识的?
师:对!看人民币上的数字和数字后的单位就能知道它的面值。
师:这两张10元的人民币有什么不同?(图案、大小、颜色等等)。
师:10元钱可以用来干什么?
b.区别纸币和硬币。
课件显示5角纸币,师:你是怎样认识的?
课件显示5角硬币,认一认。
课件同时出现5角纸币和硬币,区别不同。
课件出示背面,师:背面是什么?(国徽)
师: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许多人民币上都有国徽,所以我们应该爱护它,不要故意损坏它。
2.随意点一张人民币(大额人民币),集体回答。
20元、50元(新、旧版),100元(新旧版)。
3.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些人民币,把它们拿出来。
活动形式:2人一组,一个拿一个认。
4.分类:这么多的钱放在一起,多不整齐,请小朋友按规律分一分。
◆按单位分:元、角、分(板书)
◆按质地分:纸币、硬币
◆按数大小分。
◆按新版、旧版分。
师:请同学到展示台上展示。
5.请小朋友们把钱推到左上角,看教科书第47页,你发现书上的人民币和我们平时所见到的人民币有什么不一样?(课件显示)
师:像这样,在人民币的左下角有一道红色斜线,这样叫样币,是不可以使用的。
三、换钱游戏:进行简单的计算
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不知道聪聪、明明认识了没有?
(课件显示配音)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人民币按单位有元、角、分。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来做一个换钱游戏,好吗?
一张2角可以换______个1角。
一张5角可以换______个1角。
小朋友们,动手换一换吧!
活动形式:2人一组,可以左右2人一组,也可以前后2人一组。
反馈:请2组,分别反馈2题。
2.情景对话:出示课件并配音。
聪聪:“明明,明明,你到哪去。”
明明:(手里拿着一堆钱)“我拿10个1角钱去买一把尺。”
聪聪:“你拿这么多1角钱,丢了一个多可惜呀!”
明明:“那怎么办呢?谁来帮帮我?”
请同学回答。
明明:谢谢你!现在我知道了。1元钱可以换1、2、3、4……10(集体数)10个1角钱。1元=10角(板书)。
四、实践活动
(课件显示配音)我们不仅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元、角之间的关系,同学们想不想活动活动,老师准备了一些小奖品,奖给活动中表现好的同学。
1.教师领学生换:老师手中有1元钱,能换你手中几张2角钱?(同桌同学可以互相帮忙)。
2.生生互换(解决不同的付钱方法):找方法多的和最简便的。
师:拿一件玩具,这件玩具1元1角,有几种付钱方法?
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请小组汇报。(组员可以帮忙)发给点子最多那组奖品。
表扬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
许多种方法,找出哪种方法最简便。
3.(课件显示配音)小朋友们想不想用自己手中的钱去买自己想要的东西,好,让我们去“小小超市”看一看吧!(配音乐)
选4名售货员,开始自由下位买。
渗透:购物时要守秩序,讲文明,用过钱后洗干净手,买自己需要的`东西,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五、小结
(课件配音)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上得真愉快,学会了很多知识,你们都学会了什么?
(课件配音)你们说得真好,小朋友们再见。
全体学生:聪聪、明明再见!
教学设计说明
新的课程改革提出:数学知识中要加强社会内容,加强社会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使人人要学有价值的数学。本节课在课堂上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和创造性。
本节课的教学适当调整了教材的呈现方式,力争体现新课标精神。
整节课以“聪聪”和“明明”两个小精灵为主线串成一体,这两个小精灵成为同学们学习本节课的伙伴,它们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难题,也可以自己遇到难题,让同学们帮助解决,激起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
1.从生活出发,创设情境,感受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a.导入部分由教师出示玩具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继而问:“买这个玩具熊用多少钱”,到看录像,从中体会生活中处处都有使用到人民币的地方,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b.新授部分以聪聪和明明的对话导出元和角之间的十进关系,从而使学生知道1元=10角。
c.换钱游戏:通过师生互换,生生互换,使学生基本掌握元和角之间简单的换算。
d.实践活动。
第一层开放题:一件小玩具是1元1角钱,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付钱,这样拓展了学生的多重思维。最后在多种方法中找到最简便的付钱方法。
第二层“小小超市”:通过模拟购买不同价格,不同品种的物品,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商品功能。
整个教学过程在情境教学中完成,使学生体会到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2.人人参与,发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a.在认识人民币这一部分中,人人参与认知,让学生感受这部分知识的重要性。
b.在换钱游戏和实践活动中,发挥了小组合作的形式,2人一组或4人一组,此时教师成为了学生的合作者、指导者。
3.在活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
a.在导入部分中,“存零花钱”这一环节渗透了让学生保管好钱,积少成多,存零花钱可以用来买需要的物品,可以捐给灾区的小朋友,献爱心等。
b.在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引出“国徽”,国徽是国家的标志,教育学生要爱护它,不要损坏它。
c.在模拟超市过程中,渗透购物时要守秩序,讲文明,用过钱后洗干净手,并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总之,本节课所设计的教学情境,多种活动紧紧围绕“认识人民币”展开,力争体现新课标,使学生学得生动、轻松、愉快,学到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有价值的数学。
专家评析
本课教学充分体现了新教材特点和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渗透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重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把数学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之上,通过模拟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并学会使用人民币,并适当地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讲究卫生、购物文明、讲礼,做事有条理等德育渗透,整节课环环相扣、条理浅显、衔接自然。学生兴趣盎然,积极、自信。
本节课的最大特点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了开放性、实践性、趣味性很强的活动。如,怎样将不同面值的钱整齐地归类;用1元1角钱买玩具,有多少种付钱方法;到小小超市去购物等,并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和谐的活动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合作与交流,生生互动,轻松、愉快地认识并学会了如何使用人民币,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方法和实践能力。
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认识人民币(一)
教学内容: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52-53页)
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进率:1元=10角,1角=10分。会进行简单的人民币兑换
2.初步感受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广泛作用,了解简单的货币文化,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能够进行简单的人民币兑换,感受人民币在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教学教具:
人民币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由主题图引入教学
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四张图片。请你们认真观察,看看图片里的主人公都在做什么。
学生观察图片,汇报发现。
学生1:第一张图片的主人公在购买文具。
学生2:第二张图片的主人公在拿钱买票。
学生3:第三张图片的主人公在拿钱买报纸。
学生4:第四张图片的主人公在往储蓄罐里存钱。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要用到钱,钱有什么作用呢?生活中哪些地方还会用到钱?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平时用的钱叫什么名字吗?
学生交流自己在生活中什么情况下用到过钱,体会钱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2、介绍人民币。
教师: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人民币是国家的法定货币并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我们要爱惜它,不能乱折人民币或者在人民币上乱画。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初识小面额的人民币。
教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人民币,请同学们四人一组,将你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同组的同学听,看谁认得多,认得准。
小组汇报: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人民币,教师及时补充。
如果有不认识的人民币,请小组的其他成员帮忙识别。
教师:识别人民币的时候,有什么好方法?
可以从人民币上的数字、汉字、颜色、图案来识别。
对于人民币上的繁体字,如壹、贰、伍等,教师应给予指导,同时介绍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
2.对人民币进行分类,深化知识。
教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这几种面值的人民币,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人民币,看看能不能给它们分分类。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分类,汇报交流。
学生1:按之地分,硬币分一类,纸币分一类。
学生2:元的是一类,角的是一类,分的是一类。
学生3:还可以按上面写的年份分类。
在学生汇报完不同的分法后,教师应适时总结:像这样将人民币分为元、角、分三类,这是按照人民币的单位来分的。同一种面值的纸币和硬币是等值的,如1元纸币和1元硬币是相等的,1角和5角也是如此。
3、认识进率,系统认识。
(1)认识元和角之间的进率。 教师:同学们对人民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老师现在想和同学们做一个换钱的游戏,愿意吗?
教师(出示一张5角的纸币):请你用1角纸币来还老师的5角纸币,你应该用几张?
教师(出示一张1元的.纸币):如果你用1角的硬币跟老师换1元纸币,你应该给老师几个1角的硬币。(板书:1元=10角)
教师:还是换老师的1元,请你任选角币来换,并分别摆一摆,看用几张纸币或几个硬币。
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教师总结:不管用哪种面值的人民币来换,换出的人民币的总数都是10角,也就是1元。
(2)角和分之间的进率
教师:知道了元和角之间的关系,谁能试着猜猜角和分之间会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1角=10分。
教师:老师手中有1角,可以怎么换?
学生动手操作,用硬币进行换钱的游戏。
在知道1角可以换10个1分的基础上,还可以拓展换成5个2分、2个5分、8个1分和1个2分等,由此加深对1角=10分的认识。
(3)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师:有了刚才的分析,你能正确地完成下面的换一换吗(呈现下面的练习)?
5元=( )角
7角=( )分
30分=( )角
20角=( )元
三、应用拓展
选钱、摆钱活动 教师:首先请大家来看一些商品的价格(1元6角、6角9分、2元5角、3元2角),再从学具中选出合适的人民币摆出这些钱数,小组内同学互相介绍自己所选的人民币,相互判断是否正确。
学生汇报自己是怎样摆出这些钱数的,介绍经验。
教师总结:看来先找大单位再找小单位或先找小单位再找大单位的有序方法有效。
教师:生活中还有很多商品的价格是这样的(呈现32元、64元、95元、120元等价格)
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4
一、教学目的
1、 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并能进行换算。
2、 会用大面额人民币付钱,体会付钱方式的多样化。
3、 感受大面额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培养学生勤俭意识。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不同面值大面额人民币,教学软件,学生学习材料。
学生准备:各种面额的人民币学具。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昨天,我们去人民币王国里做客,在那里我们认识了人民币,人民币是用什么做单位的呢?
学生: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贴出元、角、 分三个单位 )
教师:你能说说人民币之间有什么最重要的互换关系吗?
学生:1元=10角,1角=10分。
( 教师板书此关系式)
教师:今天,我又给孩子们带来一些用元作单位的人民币大朋友,他们的名字叫做大面额人民币。他们也想跟孩子们一起玩儿,你们愿意和他们交朋友吗?
(教师出示课题:大面额人民币)
教师:他们就在我们数学书里第73页上等着你们呢!快去找一找他们吧!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复习,由小面额人民币引出大面额人民币,为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提供框架,使新旧知识很好的联系起来。同时,也为学生学习大面额人民币之间的关系提供知识迁移的基点。]
(二)、认识大面额人民币
1、教师:孩子们见过他们吗?在哪儿见过?
学生1:我在超市里见过。
学生2:我在老师收学费的时候见过。
学生3:我在商场里见过。
2、教师:用过他们吗?什么时候用过?
学生1:开学交学费时我用过。
学生2:我和爸爸、妈妈去超市买东西付钱时,妈妈让我去付钱,那时用过。
3、教师:孩子们既然见过、用过这些新朋友,那你们一定也认识他们吧?下面就请你跟同桌的孩子相互介绍介绍新朋友吧!
教师:有谁愿意把新朋友介绍给全班的孩子听一听。
(学生上台用教师准备好的教具展示并板贴)
学生介绍认识人民币的方法;(教师表扬发现人民币正面主席像的孩子,并给学生简要介绍主席。)
4、教师:今天我们的新朋友们要去参加人民币王国里举行的一次化装舞会,他们想请你们帮他们检查检查他们化的装好不好,别人还能不能认出他们来。
(教师出示多媒体游戏内容)
游戏1:教师出示遮住一部分颜色和图案但留有数字的人民币。
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人民币的特征和面值。
2、了解货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前期经验的准备:
1、幼儿对面值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有初步的认识。
物质准备:
不同面值的硬币和纸币若干、标有价格的玩具若干、幼儿每人带架子10元的不同面值的硬币或纸币,并将它们插在透明的卡片上环节预设:
一、认识人民币:
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幼儿了解:人民币的特征(都有国徽);人民币的种类(纸币和硬币);人民币的面值及相应的汉字。
二、的换算关了解不同面值货币之间系:
1、幼儿展示各自带来的货币,并介绍自己带的10元人民币的组合。
2、出示纸币和硬币的分、角、元,介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0个1分等于1角,10个1角等于1元,10个1元等于10元。)3、换算练习(教师或幼儿出题)例:出示5角硬币,可以换几个一角?
出示10元纸币,可以换几张5元?几张2元?几张1元?
三、实践操作(游戏——"买玩具"):
出示一些贴有标价的玩具,请幼儿用自己带来的模拟买玩具。(最好每人能买到一个玩具。)告诉幼儿这是游戏,买来的玩具可以玩一会儿,以后再用玩具换回自己的钱。(用玩具模拟买卖比较合适,这样幼儿买好了可以玩,如果是食品和其他用品,幼儿不能吃和用,游戏的积极性会受影响。)买卖过程中的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识别玩具的标价,尝试进行货币的换算。
算错的顾客可以回到座位上继续思考,想好了再买。还可以提供一些可操作的货币,让幼儿边摆弄边思考,降低换算的难度。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让幼儿摸摸、看看、分分、说说,发现了硬币和纸币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充分体现了幼儿在自我操作中获得知识的特点。幼儿参与积极性特别高。
本次活动以游戏为主,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初步掌握了购物的基本常识,教育幼儿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让幼儿充分积累社会活动经验。
在购物环节,有个别幼儿取钱后不会购物,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应先充分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适当进行活动调节或个别指导。
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64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认识1元=10角、1角=10分。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购物活动,学生初步体会到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3、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及已知道用钱才能买到东西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接下来学习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打下基础。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乐、文字补充资料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课件出示:在碧绿的青草地上,喜羊羊和它的同伴们为即将举行的联欢会而忙着羊村长要发东西奖励大家:喜羊羊要尺子、沸羊羊要铅笔、暖羊羊要橡皮、美羊羊要小本本,可把羊村长难住了。)
1、谈话:每只小羊要的东西都不一样,该发什么好呢?
2、交流钱在生活中的用处。
3、揭示课题:认识人民币
【这样的设计,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很快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为新课的探究**了动力。】
二、 自主探究、引导点拨
(一) 认识人民币
1、 元、角、分
(1) 小组合作:拿出学具人民币,把你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小组同学听,并说说你是怎么认的?
(2) 人民币单位:元
(3) 爱护人民币教育
(课件闪动人民币左上角的国徽)
(4) 介绍人民币的种类:新币、旧币、纸币、硬币。
(课件出示不同的1元)
(5) 单位:角
( 课件出示纸币1元和1角各一张:这张纸币上也有数字1,为什么它是1角而不是1元?)
(6) 认整套人民币:谁还想当小老师,上台介绍你所认识的人民币?
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教材第63—65页例题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认识1元以上的人民币,教育学生爱护人民币
2、会进行简单的人民币的计算。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一些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我们1元以下的人民币,知道了1元=10角,1角=10分,今天我们再一起来认识面额较大的1元以上的人民币。
(板书课题:认识1元以上的人民币)
二、新授。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图提问,你认识这些人这些人民币吗?自己先说说看,再互相说说。
2)老师介绍一些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人民币正面左上角印的是国徽,新版10元、20元、50元、100元上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主席的像,有大写面值与小写面值,人民币是由国家印制的,我们应该爱护它。
3)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一些1元以上面值较大的人民币,现在说一说1元以上的人民币有哪些?
2、完成“想想做做”。
3、完成“想想做做”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说是怎么想的?
4、填一填。
先指名说一说题意,然后独立做题,集体交流时说说三张人民币的总面额是怎么算的?
5、完成“想想做做”3。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要说说怎么想的?(如100里面有2个50,所心1张100元的人民币可以换2张50元的人民币。)
6、完成“想想做做”4。
1)先出示第4题第一幅图,买一盏台灯可以臬付钱?教师为学生准备一些人民币。让学生来会一会。先要求会出的钱和所买物品的价钱相同。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会出。再要求会的钱多于的`买物品的价钱,她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会出。
2)出示第4题第二幅图,让学生像第1题那样动手付一付。习两样东西可以怎样付钱?
7、完成“想想做做”5。
1)出示第5题图,提问:10元钱可以买哪些东西?
2)如果只买2样,可以买哪些东西?
如果买3样呢?够买4样吗?
8、完成“想想做做”6。
1)出示第6题图,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分别多少元?
2)上面的物品每样买一件,最少要带几张10元的钱?
学生讨论20元钱,买两种不同的物品,你知道可能买了什么?
3)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9、完成“想想做做”7。
1)出示第7题图,仔细观察图中告诉我们什么?
2)提问:
小男孩付出多少元?他需要买什么?应找回多少钱?你怎么想的?
小女孩付出多少元?她需要买什么?应找回多少钱?
学生列式计算,集体交流。
10、完成“想想估做”8。
(1)出示第8题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提问:
小男孩的钱正好买一个足球,你猜猜他最多有几张10元?你是怎么想的?(最多4张10元币)
小女孩买足球付的钱全是10元,你猜猜她付了多少张?你是怎么想的?(应付了5张)
三、作业布置。
〈〈练习与测试〉〉。
教学后记:时间安排得好,课堂气氛活跃、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8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认识人民币》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习一些和购物有关的知识。本节课主要教学认识面值在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学情分析】
新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加强了对人民币的整体认识,并结合具体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各种面值的人民币间的关系。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本节课是学生首次接受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学生在这一方面有着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利用原有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熟悉的情境,使他们体会到这部分内容的实际背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中,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使学生经历取币、换币、付币和找币等活动过程,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感受1元的实际价值,获得一些简单的购物经验;了解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人民币的实用价值。
3、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难点:各种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操作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重要方式。”因此,课堂上,我用童话故事情境作为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自主发现问题,主动地去认识人民币,积极地去探索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快乐地参与模拟购物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设计以故事为主线,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的童话情境,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认识人民币,在经历取币、换币、付币和找币等活动中获得初步的购物经验。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我力求淡化教师教的痕迹,突出学生学的过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教具学具】:
课件,实物教具,人民币,实物商品等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咱们一边听故事,一边来学习数学知识好吗?
2、结合课件讲故事:有一天,羊村要举行运动会,羊村长把大家聚在一起商量获奖选手要发的奖品。可是,羊村长遇到了一个难题,每个小动物要的礼品各不相同。喜羊羊要一个文具盒;懒羊羊想要好吃的食物;沸羊羊想要一根跳绳;美羊羊想要一个发卡。羊村长一下子找不到这么多奖品,它该怎么办呢?
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忙想想办法吗?(发钱)
3、谈话:对,发钱最好。有了钱,小羊们就可以买到它们各自喜欢的东西了。那么,在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钱?我们平常用的钱又叫什么?
4、谈话:对,现在我们中国国家使用的钱叫:人民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
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一)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
1、相互介绍
(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认识人民币吗?在你们的学具盒里有一些人民币,找出你认识的,介绍给你的同桌听。(同桌互相介绍人民币)
(2)请学生做光荣的小老师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结合课件进行介绍)
2、重点认识一元纸币。
(1)谈话:刚才小老师带着我们认识了一元人民币。我们发现人民币上的这个“壹”是大写的汉字“壹”,这个“圆”是人民币的单位,我们一般写作这个“元”(板书)。我们还发现1元人民币上有国徽,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
(2)谈话:请小朋友从学具盒里找出1元的人民币。学生可能拿出:旧版的1元纸币、新版的1元纸币、1元的硬币。
(3)简单介绍新版1元纸币和硬币。
3、区分1元与1角的纸币
(1)出示一角的纸币,老师提问:“这还是一元吗?”
(2)请学生说说辨别一角人民币的方法,师介绍:这个“角”也是人民币的单位,板书:角
(3)师小结:虽然1元和1角都有一个“1”,但是单位不同,它们可就差远了。
4、出示5角、5分、2分、1分等人民币让学生辨认
(1)谈话:这边还有一些人民币,谁来当小老师介绍给大家听。
(2)提问:“大家看最后几枚人民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师板书:分,介绍:“分”也是人民币的单位。
(二)教学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1、故事继续:喜羊羊、懒羊羊、美羊羊和沸羊羊每人都得到了一个红包,喜羊羊很得意,它说:“哈哈,我有有好多张呢,我是大款啦。”懒羊羊哭了,伤心地说:“我只有一张。” 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帮它们看看,到底拿到了多少钱。
2、学生帮助数一数,发现:喜羊羊得到的是一张1元的人民币,懒羊羊得到的是10张一角的人民币,揭示:1元=10角
3、美羊羊也得到了一元,实物出示,抽一张认认(是5角)。一共几张呢?为什么?师全部抽出确认。 (2张)
4、沸羊羊也得到了一元钱,实物出示,抽认认,(有1角的,还有5角的),一共几张呢?全部抽出确认。(6张)
5、小练习:1元 =()角 2元 =( )角
40角=()元 90角=( )元
6、小朋友们都知道了1元=10角,那么,1角等于几分呢?指名答:1角=10分。
7、播放《一分钱》歌曲。
学生学唱。
三、闯关练习活动
课件出示练习题,学生抢答完成。
四、实践活动,运用知识
1、 谈话:同学们你们有了钱,你们是怎么做的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完成,再指名交流。
2、小组合作进行购物活动。
组长模仿售货员,小组成员负责购买东西。注意要说出过程,用上文明礼貌用语。
五、实践作业,拓展应用
今天我们认识了人民币,也进行了有趣的购物活动,生活中我们要做到爱护人民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回家后,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和爸爸妈妈一起购物,好吗?
【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
单位 元 角 分
1元=10角 1角=10分
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9
教学内容:
认识人民币
教材第49页的例3、例4及“做一做”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角10分。
2.认识单位是元、角、分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3.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的教育。
重点、难点:
知道1角=10分,掌握单位是元、角、分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常用面值的人民币(教具)、模拟钱币(学具)、小黑板、实物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新授铺垫。
1.1元=()角10角=()元
2.请你拿出5角,有几种方法?学生到台前来,边摆边说。
学生甲:1张5角的。学生乙:5张1角的。
学生丙:50个1分的。学生丁:1张1角和2张2角的。
学生戊:3张1角和1张2角的。学生己:1张1角和40个1分的。
学生庚:30个1分和1张2角的。学生辛:2张2角和10个1分的。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例3。
(1)师生之间的换钱游戏。
老师分别出示面值是2元、5元、10元的人民币,并提问:用面值是1元的人民币和老师兑换,应该怎么换?
学生把换的结果摆在桌面上,老师指名让3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结果,并说出思考的过程。
2元是2个1元,一张2元可以换(2)张1元的。
5元是5个1元,一张5元可以换(5)张1元的。
10元是10个1元,一张10元可以换(10)张1元的。
(2)老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
一张10元可以换()张5元的。一张10元可以换5张()元的。
一张5元可以换()张2元和()张1元的。
一张10元可以换()张2元和()张1元的。
请学生说清楚自己的思考过程。
注意后2道题的答案不唯一,可以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多种解法,并能有规律地把这些答案排列开来。
一张5元可以换(1)张2元和(3)张1元的。一张5元可以换(2)张2元和(1)张1元的。
一张10元可以换(1)张2元和(8)张1元的。一张10元可换(2)张2元和(6)张1元的。
一张10元可以换(3)张2元和(4)张1元的。一张10元可以(4)张2元和(2)张1元的。
(3)学生之间的换钱游戏。
老师再出示面值是20元、50元、100元的人民币,让学生用面值是10元的人民币与同桌兑换。学生说自己的思考过程时,可以帮助他们联系整十数的组成来思考。
20元是2个十元,一张20元可以换(2)张10元。
50元是5个十元,一张50元可以换(5)张10元。
100元是10个十元,一张100元可以换(10)张10元,(2)张50元。
(4)还可以想到什么?
一张50元可以换2张20元和1张10元的。
一张100元可以换1张50元,1张10元和2张20元的。
一张100元可以换1张50元,1张20元和3张10元的。
2.教学例4。
老师谈话:面值最大的人民币是多少?(100元)人民币最小的面值是多少?(1分)
以分为单位的分币有哪些?(1分、2分、5分)
老师这里有1角,谁能用分币来和我换?学生:用10个1分的可以换1角。
学生还可能会说:
用2个5分的可以来换1角。用1个5分的,5个1分的可以来换1角。用5个2分的可以1角。
老师提问:1角=()分10分=()角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1角=10分10分=1角
3.渗透德育。
师:刚才我们知道人民币最小的是1分,可是你们想过没有,如果全国13亿人每人节约1分钱,将是1千3百万元,能够建成几十所希望小学.所以我们从小要注意勤俭持家节约用钱.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游戏:教师当售货员,学生当顾客,教师出示标有价格的商品,让学生购买.(做教材第49页“做一做”。
(1)学生自由购买。(2)如果手中只有10元钱,你能买到什么?
A、买一样物品:10本练习本……(只要小于或等于10元都可以)
B、买两样物品:1个练习本和1个转笔刀……(只要小于或等于10元都可以)
C、买三样物品:1个练习本、1个转笔刀和1枝钢笔……(只要小于或等于10元都可以)
2.抢答题。
1角=()分10分=()角3角=()分
40分=()角6角=()分50分=()角
3.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个文具盒15()一枝铅笔8()一个冰淇淋2()一份报纸5()
※4.换钱游戏。
(1)一张5元可以换()张1角。(2)一张2元可以换()张2角。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不仅玩的高兴,还学到了很多知识,谁能说说这节课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生自由回答)师:回家以后,请把学到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
2.拓展。
师:你还知道人民币的哪些知识?生答想到的、知道的一些人民币的知识。
师:你们真是一个个爱学习的孩子,以后就应该多向周围的人学习,这样,你们一定会变得越来越棒!。
板书设计认识人民币
一张2元可以换(2)张1元的。
一张5元可以换(5)张1元的。一张10元可以换(10)张1元的。
一张20元可以换(2)张10元。一张50元可以换(5)张10元。
一张100元可以换(10)张10元,(2)张50元。
作业设计:
1.填空。
3元=()角80角=()元2角=()分
60角=()元()元=10角=()分
2.填一填。
思维训练:
用面值5角、2角和1角的人民币凑成1元,你有几种方法?请从中选择三种写下来。
方案一:()个5角()个2角()个1角凑成1元。
方案二:()个5角()个2角()个1角凑成1元。
方案三:()个5角()个2角()个1角凑成1元。
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认识一些常用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如何识别人民币币值的正确方法。
2.了解人民币的单位,知道元、角之间的大小。
3.在购物游戏中,初步掌握用货币购物的基本常识,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课件、人民币、篮子等。
活动过程:
(一)、认识人民币
1、直接引入:师——“请小朋友一起来看看大屏幕。”
2.猜测(课件):a、“这是什么?”“对了,这就是钱。”
B、“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这些钱一样吗?”(引导幼儿观察。)(数字、颜色、图案、纸张大小不一样)
“你们知道这些钱共同的名称吗?”(人民币。)
C、小结:人民币又分纸币与硬币。
3、让幼儿了解钱的用途。
师:你们知道钱是用来做什么的吗?它对人们有什么用处?
小结:人们通常用钱来买东西,比如我们穿的衣服、裤子,吃的菜等等;钱虽然不能代表一切但是生活中如果没有钱,我们都难以生活下去。
4、对幼儿进行养成教育。
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 认一认、说一说
课件:你都认识哪些人民币吗?你认识的有哪些?看看说说这些人民币的面值各是多少:1角、5角、1元、5元、10元等。
(1)重点介绍角币,识别角币的单位。
(课件)纸币1元,你怎么知道它是1元?有几个数字1?教师点击课件,共同寻找人民币1元上的数字。
怎么知道它是1元而不是1角?从汉字、拼音的单位上都能告诉我们是1元,找出1元的人民币,并小结:原来1元人民币既有硬币又有纸币,他们都是1元面值的人民币。
看课件,找找还有哪些人民币也有硬币,随机转动。
(2)互动游戏
a、师取钱,幼儿说。
b、老师说,幼儿取。
(三)游戏“凑钱”
老师交待活动要求——为灾区小朋友买一批学习用品,可超市只有3、4、6、7、8、9元的物品,而人民币只有1、2、5元。怎么办?
1、小结:学会凑钱
2、幼儿游戏,老师指导。
3、集体检查凑出的钱是否不多不少刚好买你所需的学习用品,讨论我们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方法凑出x元钱。
活动反思:
本节课来源于大班下期《领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孩子已经开始接触到人民币,如收到压岁钱,随大人去超市购物等。有小部分的孩子已有亲身购物的经历,所以他们对人民币也有一定的感性经验,有探索的需求。而大班下学期幼儿对10以内数的'分合有了一定的理解,这也为感受10元以内人民币的数量关系作了知识方面的准备。在本次活动中,认识人民币,知道面额的大小,了解元与角的关系,是个重点,而使用人民币进行分解组合,有计划合理消费是个难点,整个活动以“认识人民币”——“识别人民币面值大小”——“为灾区小朋友购买学习用品”三个环节来贯穿,从而让幼儿在富有情趣的活动中来获得人民币的粗浅知识,练习10元以内人民币的分解组合,及养成方面的教育。
在第一环节中,我使用了课件、实物等教具让幼儿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来让幼儿认识人民币及其面值,知道它们的单位大小关系。在活动中发现幼儿能够很好的掌握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而对元与角之间的大小关系不清楚,所以我请幼儿比较:数字相同、面值是否也相同。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知道其单位不同、数字不同面值也就不同。
第二环节,根据幼儿的知识准备,我们设计了超市购物的游戏,让幼儿来感受x元钱的不同组合形式。这里我们给幼儿准备了10元、5元、2元、1元面额的人民币,在操作活动中,我们为幼儿提供的数字钱也是有讲究的,10元只有1张,5元面额的有1张,2元面额的有1张,1元的比较多,这样做就是要促使幼儿在没有X元面额的情况下动脑筋去尝试别的组合形式。而且这里我向幼儿提出了要求,购物后幼儿之间要互相交流,这个要求的提出促使孩子一方面进行合作,另一方面也在进行着自我纠正,自我调节。在这个环节中,加入了收银员教师的收钱环节,既对幼儿的操作进行了验证,又使活动更加情节化、游戏化了。
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11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46~55页。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结构如下: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在日常生活中的购物问题。
4、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三、教学重点: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四、教学难点:
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五、教学建议:
1、为学生提供本单元学习用的模拟钱币。
2、设计好学生的实践活动。
3、关于物品单价的教学。让学生知道:
(1)单价中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几元,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个数表示几角。
(2)物品价格用这种方法表示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交流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它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
六、教材编写特点:
1、突出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集中学习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3、突出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的教学。
4、增加认识物品价格的教学。
5、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认识人民币。
七、课时安排:4课时
课题一 认识人民币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第 周第 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46~48页,练习九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2、能较熟练地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3、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准备:教师:教学挂图,课件;学生:人民币的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购物图和乘车购票图: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买东西要用钱,乘车买票要用钱……钱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紧密相关,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钱的知识。
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2、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人民币?
3、出示第3幅图,提问:“小朋友在干什么?”“存钱是为了什么?”“你有零花钱吗?”“你有存钱的习惯吗?”
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小朋友——聪聪和明明。他们要看一看我们同学谁学得最好!
二、探究新知:
1、我们现在使用的是我国发行的第5套人民币。(出示课件)
(1)仔细看,这些钱你们都认识吗?
①区别新版和旧版:以10元为例。
分别出示新版和旧版的10元人民币:说一说你是怎么认识这些钱的?
这两张10元的人民币有什么不同?
它们可以用来干什么?
②区别纸币和硬币:以5角为例。
分别出示5角的纸币和硬币:说一说你是怎么认识这些钱的?
这两个5角的.人民币有什么不同?
出示5角硬币:背面有什么?
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许多人民币上都有国徽,所以我们应该爱护它,不要故意损坏它。
③教师任意出示一张大额人民币,让学生说一说面值是多少?
2、学习例1。
(1)每个学生先将课前准备的模拟人民币进行分类,然后在小组交流各自的分类方法。
(2)教师展示:
①先展示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按从小到大排列);
②在展示以角位单位的人民币;
③最后展示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
(3)说一说:还可以按什么分类?(质地,数的大小,新旧版)
(4)让学生数一数各类面值的人民币一共有多少个,比一比哪种面值的人民币品种最多?那种最少?
(5)说一说两种10元、50元、100元的人民币的币值是相同的吗?它们的图案、颜色各有什么特征。
(6)说一说几种硬币的面值,想一想这些面值的钱币为什么要做成硬币。
(7)观察书上的人民币和我们平时所见的人民币有什么不同?
教师说明:像这样,在人民币的左下角有一道红色斜线,这叫做样币,是不可以使用的?
3、学习例2。
(1)师生做换钱游戏。
①教师出示一张2角币,并提问:用1角币来换老师的2角币,应用几个?
②教师出示一张5角币,并提问:用1角币来换老师的5角币,应用几个?
③学生在例2中上面两题的空白位置上填数。
(2)继续做换钱游戏。
①教师出示一个1元的硬币,并提问:“你应拿几个1角的硬币才能换取老师手中1元的硬币?”
②学生在自己在桌上先摆出1个1元的硬币(或纸币)?,再摆出与1元等价的10个1角硬币。
(3)教师出示:
三、练习
1、做一做:
(1)第1题:让学生同做换钱游戏加深对人民币的单位元和角以及它们之间的十进关系的理解,同时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2)第2题:让学生通过模拟购物活动,进一步掌握“1元=10角”的关系,同时通过对物价的了解感受1元的币值。
2、完成练习九1——4题。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
课后小记:
课题二 认识人民币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第 周第 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49页,练习九5~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并知道1角=10分。
2、能较熟练地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3、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能较熟练地进行人民币地等值交换。
教学准备:教师:教学挂图;学生:模拟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1元 = ( )角
2、学生同位做换钱游戏:
(1)用1元的可以换几个2角的?
(2)用五角的可以换几个2角的和几个1角的?
二、探索新知。
1、学习例3。
(1)教师和学生做换钱游戏。
教师先分别出示面值是2元、5元、10元的人民币,并提问:“用面值是1元的人民币和老师兑换,应该用几张?”
让学生将换的结果摆在桌面上,请一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结果,说出自己思考的过程。(思考过程:2元里面有2个1元,所以要用2张1元的。)
(2)教师在出示面值是20元、50元、100元的人民币,让学生用面值是10元的人民币和老师兑换。
指名说一说怎样兑换的?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思考过程:20元里面有2个10元,所以要用2张10元的。)
(3)学生根据自己的操作在书上填写例3,全班一起订正。
(4)在我们是日常生活中,这些以“元”为单位的面值的人民币的使用率是最多的。
2、学习例4。
(1)让学生在桌面上摆出一角的硬币或纸币,同位两个做换钱游戏:1铁可以换几枚1分的硬币。
(2)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
(3)教师板书:
三、练习:
1、做一做:
2、完成练习九5~7题。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作业布置:
回家到自己家附近的商店或超市里去调查一下练习九第8题这些物品的价钱,并填在书上。
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
课后小记:
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经历认、换、买、算等活动中进一步完善对人民币面值及面值之间关系的认识,促进知识的系统化,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
2、以百以内数的认识知识为基础,感悟“十进制”计数思想与方法在生活及学习中的广泛应用。
3、提高学生运用人民币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学生每人准备小面额的人民币若干张,教师准备足够多的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我会认:
1、老师让小朋友准备一些人民币,都带来了吗?在小组内说一说,你带来的每张人民币分别是多少?
2、哪个小组愿意说一说,你们小组的小朋友带来的人民币分别是多少?拿出来给大家看一看。
3、老师也准备了一些人民币,比你们带来的要大的多,你们认得吗?
老师分别展示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人民币,让大家辩认。
二、我会换:
1、老师想把这张100元的人民币与你们王师换一换,换成面额小一些的人民币,你们帮老师想想办法,应该怎么换?
学生想到的办法可能有--
100元=50元+50元
100元=50元+20元+20元+10元
100元=20元+20元+20元+20元+20元
100元=10元+10元+10元+10元+10元+10元+10元+10元+10元+10元
100元=50元+20元+10元+10元+10元
......
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教师选择其中的一些方法,利用手中的人民币进行演示,如100元=10元+10元+10元+10元+10元+10元+10元+10元+10元+10元,从10元开始数起,依次数出,一直数到100元。
2、100元人民币我们知道怎么兑换了,一张10元的人民币该怎么换呢?
3、一张1元的人民币要换更小一些的人民币,该怎么换呢?
4、一张1角的人民币要换一些硬币,该怎么换呢?
充分利用学生带来的人民币,首先让大家在小组内活动,然后进行全班交流。交流时注意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兑换方法,如:
1元=5角+5角;
1元=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角+1角。
最后,引导学生概括--为什么一张1元的人民币可以换10张1角的人民币?为什么一张1角的人民币可以换10个1分的硬币?从而得出:
1元=10角1角=10分
三、我会买:
(1)呈现问题:出示“儿童乐园”情景图,利用各种饮料的价格,解决下面的问题。
(1)买一瓶矿泉水和一块雪糕,应付多少钱?
(2)买一块雪糕,付款2元,应找回多少钱?
(3)买2瓶矿泉水和一瓶汽水,5元钱够不够呢?
1、在教师指导下分别开展上述三个活动。为学生准备足够的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把讲台布置成情境图中买卖活动场景,让学生自由组合模拟购买(付款与找钱)。
2、每一个活动开展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问题(1)可以提出“买一瓶矿泉水和一块雪糕,为什么付款2元5角”?
四、我会算:
8元=()角60角=()元
3元5角=()角16角=()元()角
7元6角+8角=()元()角5元-7角=()元()角
如果学生计算时遇到了困难,要利用人民币把“算”的过程变成一个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活动。
五、我知道:
1、生活常识我知道:
________________角
_______元______角
为什么寄信的价格不一样?
2、课本价格我知道:
同学们知道我们使用的数学教材是多少钱吗?(让学生想到在课本的背面找到数学教材的价钱--4.70元)
4.70元是什么意思?我们使用的语文课本、数学课本、品德与生活课本三本书,哪本书最贵?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样学会的?
反思:
一、以学生亲身参与实践的自主活动为主线开展教学活动。“百以内数的加减法”复习以“儿童乐园”中的数字信息为基础,使学生经历了统计信息、提炼问题、合作解决问题进而总结梳理的全过程;“学看钟表”复习以在教师引领下学生拨出时刻、画出整时的动手操作活动为核心对每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厘米、米的认识”复习让学生经历了探究与丰富厘米、米长度表象的数、画、量等学习过程,进一步完善了对已有知识的理解与认识;“人民币的认识”复习是在认、换、买、算等不断交替与延伸的活动过程中进行的,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促使学生对知识形成深层理解。
二、以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为主线开展教学活动。“百以内数的加减法”复习以统计思想、分类思想为依托,引导学生对情景中众多的信息进行数字统计,对众多的算式进行分类。“厘米、米的认识”复习过程中数出1厘米、1米的活动,“人民币的认识”复习过程中的兑换、买卖、计算活动,都是在十进制计数思想的框架下进行的,有利于学生高水平思维的培养。
三、以问题及问题解决为主线促进知识的系统化,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百以内数的加减法”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自然地把算式分为加法、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有小括号的.相对独立的六部分,并对第一类算式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梳理。“学看钟表”以六个时间信息为基础,以探究时刻之间的变化为突破,系统地帮助学生认读整时、半时、接近整时及几时多几个时刻。“厘米、米的认识”复习过程中的数、画、量等活动,是在点、线、面、体不断转换的领域中来进行的。“人民币的认识”以兑换和购买为突破,实现了不同面值人民币之间的互相联系。
四、在新知识与多方面各种因素立体式、全方位建立联系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识的意义。在“百以内数的加减法”复习中,主要帮助学生构建了知识之间的内部联系,既加法、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有小括号的算式之间的联系,同时把各类算式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梳理。在“学看钟表”复习中,以帮助学生建立时刻的表象为基础,构建起整时、半时、接近整时、几时多之间的联系。在“厘米、米的认识”复习中,以厘米、米与点、线、面、体的联系为平台,构建起厘米、米之间的进率联系以及与十进制计数思想的联系。在“人民币的认识”复习中,帮助学生建立元、角、分之间的进率联系以及与十进制计数思想的联系。另外纵观整个学习过程,自始至终就是知识与生活、与活动、与有关已有知识和经验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建立多方面联系的思维过程,构造起新知识与各方面因素间关系的网络构架,从而最终获得新知识的意义。
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13
一、关于教材:
1、教学内容:教科书46-48页
2、教材简析: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因此我根据教材先
①集中学习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通过换算人民币明白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位关系和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是一样的。
②突出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的教学,让学生在认识元的基础上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十进位关系,认识面值不同的人民币的币值,
③创设“文具小超市”购物活动,同时开展主要用元为单位的人民币进行买卖的购物活动,让学生认识1元=10角。
3、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②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③进一步学习分类方法。
④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⑤教学重点:突出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的种类,说明这些人民币在我国商品交易中占主导地位。
⑥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1元=10角,1角=10分,怎样让他们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我设计了二个环节:
(1)拿10个1角的硬币去买一把尺子,但我又怕硬币掉,你能替我想一个办法吗?让他们通过换钱自己找出1元=10角的换算关系。
(2)我有10个1分的硬币,我想买一块橡皮,橡皮1角钱一块,我能买吗?让学生认为能买,从而认知1角=10分。
二、关于教法
本节课属于认知教学,本节课在教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索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3、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三、关于学法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
1、在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探索的成功。
2、在动手操作进行实践活动中独立思考。
3、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四、关于教学程序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导入新课,引出课题,全面认识各种面值人民币。
2、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①1张2角可以换几个1角?
②1张5角可以换几个1角?
③我拿10个1角的硬币去买一把尺子,但我又怕硬币掉,你能替我想一个办法吗?
让学生自己找出1元=10角的十进位关系。
④我有10个1分的硬币,我想买一块橡皮,橡皮1角钱一块,我能买吗?让学生认为能买,从而认知1角=10分。
这么多钱,拿出5角怎么拿?(不同的拿法)
⑤很多的东西想卖给你,1元2角钱,怎么买?(不同的买法)
⑥阅读课本,质疑问难?书上47页印的人民币和我们用的人民币有什么地方不同?学生能找出书上印的人民币的左下角有一条红色斜线,为什么会有斜线呢?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书上印的人民币是样币,是给我们看的,是不能使用的。
3、实践活动:文具小超市。
4、课堂小结,你学会了什么?
①认识了人民币;
②怎样换钱;
③知道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
④学会了怎样买东西。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
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14
集中活动一:数学:钱币换算
活动目标:
1.认识面值10以内以元为计量单位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币不同的换算方法。
3.能在游戏中进行10元以内钱币的换算。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课件、人民币(1元、2元、5元纸币及1元硬币)若干,铅笔若干、记录单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人民币
教师:"你们认识这些钱吗?它们一样吗?"(引导幼儿观察。)"它们分别是多少钱呢?""你怎么知道是x元钱呢?"(通过观察钱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仔细看看这些钱上都有印有什么?你们知道这些钱共同的名称吗?"(人民币。)
二、游戏"凑钱"。
1.教师交待活动要求"今天老师想到超市去买东西,可我只有一张5元钱,我想把它换成1元、2元的零钱去请你们帮我换,你们想想可换几张1元、几张2元,请你将每种钱的数目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取出钱币卡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教师将活动结果展示出来。
4.集体检查凑出的每份钱是否都是5元。
5.讨论我们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方法凑出5元钱。
6.教师用大统计表和幼儿一起统计5元钱用了几种方法换零钱。
三、练习
1.教师出示一张10元人民币,让幼儿利用人民币卡片探究不同的换算方法,并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汇报自己的记录结果。
3.老师和幼儿一起统计10元钱有几种换零钱方法。记录在大统计表中。
活动二:数学:购物计划
活动目标:
1.能遵守秩序,有礼貌地与人交往,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2.了解钱币的换算关系。
3.能运用10以内加减法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
记录表、人民币、文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取款
1.教师:刚才我们一起统计了10元钱的换算方法,现在请小朋友按自己的记录单进行取钱,凑成10元钱。
2.幼儿互相帮忙查看,看看取的钱是否凑成10元。
二、购物
1.交代购物要求。告诉幼儿每样文具的价格,买的物品总价格不能超过手里的总钱数,事先安排好收银员,购物后到收银处交款。
2.幼儿自由选购商品,并交款付钱。提醒幼儿做文明顾客,轻拿轻放。
3.换角色继续游戏。
三、记帐
1.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记录单。
2.将幼儿的记录单布置在展板上,与小朋友一起分享。
附: 记录单取钱 5元+2元+2元+1元=10购物铅笔2个(2元)+本(3个)=5元剩余5元
活动反思:
一、课件下载修改使用的问题
因为自己的技术水平有限,平时讲课使用的课件,我一般都是从网上下载后,根据自己的课堂需要认识加以修改,让这个课件能为我所用,适合我用。以前都是这样修改,从未出过任何差错与纰漏。谁曾这次竟然非常麻烦,我也是先下载了一个课件后,因为白天在学校里学校班级的事情太多,没有大空修改,于是上周四下午下班后我没有回家,从下午5点多一直修改到晚上9点多,全部修改完后我保存好后,还想再欣赏一下自己一晚上的劳动成果,谁知再次打开课件后,所有我修改后页面上的图片,全部都变成了红红的大大的×号,我着急得不得了,后来经过自己研究询问同事,得知这个课件原来有安全警告,禁止一切外来图片的使用,而且我做完的都没办法恢复了。第二天晚上,我只好再次加班到夜里9点,重新自己再制作课件。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以后再下载课件后,一定要先好好研究一番,再确定如何使用、修改。
二、老师们提到的一些建议如下:
1.课本上创设情境的环节,是出示了三张小朋友购物的图片,让学生体会到钱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我没有利用这个情境图,而是利用我班的孩子经常喊的一句加油口号“加油努力,一切为了人民币”,让学生在课堂开始大声齐喊这句口号,我的想法是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又能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但是评课时老师提到这句口号平时学生喊着玩就罢了,不能拿到课堂上使用,因为毕竟这句话的价值观有偏颇,人不能只一切“向钱看”,我感觉有道理。
2.这节课的重点内容是让学生学会辨认人民币,还要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节约用钱的教育等等需,所以教学内容也不少,老师们建议可以把前面的节约用钱简单一提,把欣赏节约用钱的名言警句可以视时间,放到后面拓展补充。
3.小组讨论交流认识钱币后,让学生汇报有哪些辨认标志的时候,老师么建议可以找学生在前面带着同学们一起找,下面的学生在自己的钱上也指一指,这样印象更深刻。
小百科:人民币的单位为元,人民币的辅币单位为角、分。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人民币符号为元的拼音首字母大写Y加上两横即“
本文地址:www.hzydhh.cn/html/324307.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