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读后感范文合集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范文合集六篇
【读后感】导语,你眼前所阅读的本篇文章有10543文字共六篇,由谢华泽细心厘正上传!感谢阅览,希望对你有帮助!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范文合集 篇一
这是一个最平凡的年份,即便是在万历皇帝的眼中也不过是他御宇的第十五年,没有哪个历史学学者会将这一年拿出来单独讨论。也许是因为作者黄仁宇接触到更多西方思维,将这样的思索与中国历史结合起来,就碰撞出了奇妙的火花。
传统的历史类书籍,多半还是沿用了中国古代的史书写作方式,即从一个皇帝的登基,讲到他的死亡;或是从一个朝代的萌芽,讲到它的覆灭。历史类书籍写法大多如此。而《万历十五年》却采用了截然不同的写作方式。它取了一个历史上似乎十分平凡的年份,却又在作者笔下十分特殊的年份。作者以这个年份为线索,将重要的人串联起来,再根据这一个人,写这一个行业和领域,最终才描绘出整个万历时期的变革与命运走向。且本书将幽默诙谐的小说性文字与历史论文与考究的笔法相结合,在学术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可读性,想来这也是这本书不仅仅在业界被广为赞誉,也是它成为畅销书的一大原因吧。
作者用了两章以张居正和申时行为切入点来讲治国之道与朝堂交错,又用海瑞的传奇来讲经济发展,用戚继光的故事讲治军之道与文武冲突,再用李贽的想法讲思想的发展与矛盾。看似每一章之间是单独分离的,但事实上这些人又有着各种关系,譬如说戚继光被惩罚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于与张居正关系较好。而治国之道的阐述,又与文武官员的不同特点有着很大的关系。作者将人物之间互相关联起来,也将不同的领域相互关联起来。最后我们才会发现,历史的发展不单单由任何一个方面,而是纵观全局,交错推动。我想,作者所赞同的“大历史观”也可在此窥见一二。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范文合集 篇二
读史明鉴是一个非常取巧的说法。于我个人来说,看史书实在是个有趣又无聊的过程,有趣在能获取窥探古人生活的满足感和对比现今然后评论一二;无聊在既时代久远又实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看《万历十五年》,与其说是在写万历年间第十五年的概况,不如说在写整个大明王朝的兴衰;与其说是在写封建王朝的君臣伦理和三纲五常,不如说在诉说整个文官体系的存在及运行机理。
历史上似乎从来完全的赢家或者败者。张居正,大刀阔斧为国献策、权倾朝野官至太师,然而死后仍然难逃权利肃清家破人亡的历史悲剧,树倒猢狲散真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万历皇帝,虽贵为天子,也曾励精图治为民谋福,然而终究在的漩涡中难逃被控制的境遇,最终消极厌世推崇无为而治,落得一代庸君的名声;海瑞,一生清贫无畏权贵,为民请命不惜触怒龙颜,在民间赢得一片好名声却也终究落得一个不被重用且万矢之的的下场;申时行,作为再任首辅,凭借自己的中庸的智慧迎合了万历后期不为的风气,也算是实现了自己抱负,然末了仍然难逃一出被百官参劾的闹剧,还落了个毫无建树的名声。戚继光,一名大将,有勇有谋,戚家军的出现让倭寇小贼闻风丧胆,也让其他王侯将相惴惴不安,最终丰功伟绩敌不过皇权至上,饱受猜忌而终老。李贽,仿佛是离经叛道的代名词,与集体观念背道而驰,活在自己的世界为所欲为,饱受争议又饱受偏爱,极端坚决又极端矛盾,着实是苦闷又漫长的万历年间一个光怪陆离的存在。
至此,何为为官?何为从政?何为为民?何为平天下?恐怕难以下定论。如若统统留给后人去评判,这就突显出录史传史学史思史的重要性了。然而,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人心的叵测、利益的趋避、权利的诱惑,这三座大山大概是古今中外唯一互通的共性吧?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范文合集 篇三
《万历十五年》是著名的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如黄仁宇先生所倡导的大历史观,黄先生在此书中一共用了七个章节描写了七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指出了中国有了明清这样一个历史大失败的历史必然性。
一
黄先生在自序中说自己写此书的目的在于提醒大家,“有了这样一个历史的大失败,就可以冲突既开,因之而给中国留下了一个翻天覆地、彻底创造历史的机缘”。他认为,“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明朝采取严格的集权,施政方针不着眼于提倡扶助先进的经济,以增益全国财富,而是保护落后的经济,以均衡在姿态维持王朝的安全”,“而明代的财政税收制度则和民间经济的发展相脱节”,“这种维护落后的农业经济、不愿发展商业和金融的做法,正是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内由先进的演变为落后地区的明清的主要原因”。“民穷的根本原因不在国家的赋税过重,而端在法律的和的低能”。而中国为什么没有发展起资本主义呢?黄先生认为,“资本主义是一种组织,一种系统”,“中国的传统既无此组织能力,也决不愿私人财富扩充至不易控制的地步,为王朝的安全之累”。
在《万历十五年》的英文版序言里,L.卡林顿.富路特说到,“黄仁宇先生对明朝末期的一个的聚集,使读者深切感受到了那时中国官僚阶层的运作方式”,“这本著作有利于全面理解现代中国的历史”,“对中国的发展道路做出了鞭辟入里的和论述”。“本书的叙述并不是要我们相信:中国从那时及其以后所普遍遭受的苦难一直是个巨大的错误;从现在开始,中国必须抛弃过去的全部经验,并尽可能地仿效西方来弥补的时间”。
二
对于万历来说,作为一个皇帝,他应该拥有至高无尚的权力,按我们想当然的想法,他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做任何事情。然而事实却是,明代的这种官僚制度居然让他连做人的权利都没有,到是应证了鲁迅的那句“中国就是一个吃人的社会”。万历不能做自己喜欢做事,不能去喜欢自己喜欢的女人,不能到自己喜欢的地方玩,不能让自己认为有才能的人任职,不能有任何朋友,不能表现出自己的喜怒哀乐,甚至,他想励精图治、扬我国威地积极施政都不可能,更无须说自己还能不能选择去死!他就是一个象征,让所有人来顶膜礼拜,所以他就是一个神,无所不能,可以不食人间烟火,也是如此,他也无须也不可能体会一个人的真实性。他所要做的,就只剩下遵循祖宗之法,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必须完成的程序,并将这种程序保持延续下去。可以知晓,万历的一生是何其悲哀的一生!“贵为天子,也不过是一种制度所需要的产物”。然而必须警惕的是,现实中的每个自我,又何尝不是这样的一个个“万历”呢?万历的这样一个悲剧性的象征反应了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的“形式即实质”的极度无奈。而这种无奈仍然对当代的中国人影响至深。在这一章里,黄仁宇先生还从自己的独特视角细致刻画了在中国官僚文化下,人与人之间处理人际关系的微妙之处。如果读者能够仔细思考,很容易发现当下中国无孔不入的这种官僚文化控制着几乎每个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一方面,如果能理解到这个层面,如果我们还有一颗善良之心,我们没有理由不痛心疾首;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能够后知后觉,能够在各种环境下正确运用好这种文化,对于我们处理人际关系是相当有用的。当然我们还能从中体会更多,例如后宫佳丽无数,然而面对一切都不能改变、但精神又是极度空虚和寂寞的万历为何对淑妃郑氏情有独钟?“大风起于青萍之末”,一个人,一个王朝的失败究竟从何时开始?在当时的具体环境下,我们能够有那种敏锐的洞察力吗?当然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思考的东西。
三
中国当时的形势已经到了什么地步呢?第二章中,黄先生提到申时行和朋友的一封通信中指出艰难,“上下否鬲,中外睽携,自古国家未能有如此而长治久安者”!!!如此,申时行唯有行中庸之道,唯有坚持自己调济折衷的原则,以延长风雨飘摇中的大明寿命。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文官治国的大国,申时行深知张居正失败的根源。所以,申时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企图在维持文官集团的利益不受损害的前提下,首先维持帝国的稳定,再则希望万历皇帝能够作渐近式改革,以图将来。然而,病入膏肓,国家日益积贫积弱,终于在风雨交加的1644年为一个落后的游牧民族所灭,这又奠定了之后中国落后的基础。张居正专政十年,最终却落得个身败名裂,文官集团加剧,在于他忽视了中国的文官集团所具有的双重性格,“固然有许多官僚凭借特权,引用私人,扶植地主和者的利益,但是‘四书’所揭橥的、为文官所标榜的宗旨,也并不全是口头禅。如导之以诚意,一些有责任感的年轻人如邹元标辈,又真能不顾一已之安危荣辱,为仁民爱物的宗旨拼命”。这一大帝国集权过度的不良后果在于:“下层行政单位间许多工作实际工资问题尚未 解决以前,行政效率的增进,必然是缓慢的、有限度的;强求效率增高,超过这种限度,只会造成行政系统的内部不安,整个文官集团会国压力过高而;而纠纷一起,实际问题又会升级成为道德问题”。
四
在张居正一章中,黄先生指出了明代的财政、、经济、人事之所在,对帝国作了全面的剖析。不得不承认,中国各级的低效由来以久,就在于“以道德代替法制”。“一个具有高度行政效率的,具备体制上技术上的周密,则不致接二连三地在紧急情况下依赖于道德观念作救命的符箓。说得严重一点,后者已不是一种现象,而是组织机构违反朝代,不能在复杂的社会中推陈出新的结果。”
中国事实上的各种制度,无论是当下还是古代,张居正可谓至死方明。如有兴趣,多加思考,我们定能发现这种“人和”政不通的根源和根治方法。
五
活着的祖宗是谁?
申时行解甲归田以后,仍然对帝国的运转起着重要意义。“在他看来,以道德力量作为放下的根本, 关键在于防止坏事发生,而不在于不屑地去解决问题”。“他在行政上的成就,往往得力于的人事安排”。
“在我们形式化的中,表面即是实质”,“当一个人强迫自己对一件事、一种前途建立信念,则其与宗教式的皈依就极微,因为凡是一个人处于困境,他就不太愿放弃任何足以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即使这种可能性极为渺茫,没有根据,他也要把它作为自己精神上的寄托”,这正是明代文官集团的悲剧根源。一方面它直接导致了未能如愿改革,从而一步步走向衰亡;另一方面,也保证廷臣们的安全感,让他们可以进行“阴谋”、“阳谋”之事。当然这些表象也从了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六
历史上的海瑞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我们又应该任何评价?
我们这个帝国制度长期存在的一个困难就是:“以熟读书读书的文人治理农民,他们不可能改进这个司法制度,更谈不上保障。法律的解释和执行离不开传统的伦理,组织上也没有对付复杂的因素和多元关系的能力”。而海瑞呢,尊重法律,按照规定的最高限度执行,所以“他的信条和个性使他既被人尊重,也被告人抛弃”。“他的一生体现了一个有教养的读书人服务于公众而牺牲自我的精神,但这种精神的实际却至为微薄”。他的一生是制度的一个产物,其结果是“个人的道德之长,仍不能补救组织和技术之短”。现实中的每个人何尝不想做一个圣人,如海瑞一样,富有理想,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有理想的人的所作所为终不为文官制度下的同样怀有理想的人接受为办事的规则;倘若你理想不理想化办事呢,想想申时行,绝不理想化的调济折衷使大明借过了最后一次改革的机会,眼睁睁的看着王朝一步一步地走向悲剧。
海瑞是“伦理道德的坚决信奉者和实行者,对国家和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所以他注定要失败,注定要成为一个悲剧!!!但是这种单纯的理想,固然可以造成许多个人生活的悲剧,介地也使我们的传统文化增添了永久的光辉!!!
“以个人对抗强大的社会力量,加之在具体处理这些诉讼的时候又过于自信,师心自用,既没有对地方上的情形 作过周密的考察,也没有宣布法律的准则,更没有建立专门的机构去调查案情、听取申辩以作出公正的裁决,海瑞的不能成功已不待言而自明。”
在此章中,黄先生还了农业社会下明朝的和经济制度,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反应了当代中国的和经济制度,这些都值得我们深究。
七
戚继光作为明代最出名的一位将领,在当时的形势下却也不得不独自面对孤独。
戚继光号称明朝最与有才能的将领,却在自己被弹劾罢官三年以后仍不能见谅于万历,个中原因在于他和张居正的关系过于密切。和明朝许多人一样,他们的遭遇具有普遍和必然性,这和官僚体制下的文官和武官之间的关系有关。
实际上戚继光以一人之力,重振了明朝的军事实力,使得万历能能够抵御倭寇和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然而诸如此类的军事天才孜孜不倦的奋斗竟也不能是奄奄一息的王朝止住颓废之势。“现代化的技术和古老的社会组织断然不能相容,要不是新的技术推动社会组织趋于精确和严密,那就是松散的社会组织扼杀新的技术,二者必居其一”。
俞大猷和戚继光为同一时代的优秀军事将领,最终却只有戚继光能够名扬青史。这在于戚继光深知中国官僚体制下“个人力量所不可抗拒的社会因素”,“没有去触动整个国家体制,而只是脚踏实地,做他职责范围内力所能及的事”。如此一来他成功了,但同时,整个时代失败了!!!
八
李贽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内心充满矛盾却又强烈的坚持个人的价值观。“这类典型的作家,如果发现了崇高的真理而愿意为之牺牲自己,他的文字之间就会表现一种燃烧性的自我满足和欣快”。
李贽貌似看透了社会的所有弊端,但又发现自己无能为力,更可恶的是自己不能不依靠这个令自己极端厌恶的社会体制生活。如果我们想弄明白当代的自己是如何地与现实格格不入,但同时又极端的依赖于这个让我们极端憎恨的体制。
体制是什么? “监狱是个怪地方,起先你恨它,然后习惯它,更久后,你不能没有它,这就叫体制化。”“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的,你习惯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那就是体制化”。
“李贽的悲剧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涨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现实中的我们,当我们面对李贽的这种困境时,我们会作何选择呢?难道是像他一样最后殉道似的自杀吗?
如果我们确实能认真体会李贽的那份孤独和无奈,并对此章研究一番,那我们肯定会理解现实中每一个人言行举止中表现出的荒诞和怪异。
我认为,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了解中国的真实状态,所以决定将下面几段话摘抄下来。
“在本书的前面几章中曾不止一处提到,我们的帝国是由几百万个农村聚合而成的社会。数以千万计的农民不能读书识字,全赖乎绅士的领导,村长里甲的督促,他们才会按照规定纳税服役。在法律面前,他们享有名义上的平等,而实际上,他们的得失甚至生死,却常常不决定于真凭实据而决定于审判官的一念之间。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个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不技术之不及。
“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枕乐,首辅的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身败而兼名裂。”
这些也算是黄仁宇先生对整中国的大失败做的一个总结。
在此书中,对于黄仁宇先生的治学,本人是颇为尊敬的。黄先生以每周一册在速度花了两年的时间读书完了一百三十三册《明实录》,自计划撰写到杀青,历时七年。另外,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也可以让我们借鉴。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范文合集 篇四
万历十五年,是为公元1587年。开始读本书前,被它的书名所困惑,万历十五年有很多事发生吗?作者说中国那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可是放眼世界却是西欧历史上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万历年间的小事一方面继续体现着之前发生大事的症结,另一方面也与后来历史掀起的波澜颇有机缘。
作者先讲万历皇帝的事,有次皇帝未召集午朝,却有文武百官全体闻命而至的事,对于这颇带戏剧的事件,皇帝却把它置于朝廷体统的大问题中,深究干系人员,把罚俸的范围由礼部、鸿胪寺扩大到了全部在京供职的官员。从这样的事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看法,那就是传统是靠一套礼仪做撑柱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以人的意志所改变、所执行。正如作者书中所说,“朝廷上的政事千头万绪,而其要点则不出于礼仪和人事两项。仅以礼仪而言,它体现了尊卑等级并维护了国家体制。”冠礼、祭祀、“献俘’’、颁行年度日历、钦定书籍、分封赏赐,都无不例外渗透着中规中矩的礼仪人事思维。参加隆重礼仪,特别是冠“冕”时,冕上长方形布板前后两端各缀的12串珍珠会在皇帝眼前脑后晃动,这也正是提醒皇帝必须有端庄的仪态,不得轻浮造次。对于繁冗严苛的早朝,连皇帝都奢望偷懒免朝一两日,首先打破这一传统的是万历的叔祖正德皇帝,离宫数日数月或一年乃家常饭,深夜晚朝更是各种意想不到。后来的嘉靖中年后对礼仪失去兴趣,专于修坛炼丹。隆庆平庸,礼仪由大学士代理。1572年万历即位,早朝折中实行,一旬之中,逢三、六、九日早朝,其他日则不朝,而且仪式删繁就简。张居正父亲去世时张居正理当停职回原籍守制来符合“‘四书”中所说的父母三年之丧这一原则,但万历帝时年15,国家大事和御前教育仍然需要首辅不可缺少的辅助。可问题在于张居正怎么走,皇帝怎么留他?道义与法理不可避免地开始了冲撞。出于孝思,张提出了三次多的丁忧申请,而皇帝也以半恳请半命令地不予批准,他不能低头说话,即使要低头,也要体现出礼仪规范来。作者在书中是这样说的:“统治我们这个庞大帝国,专靠严刑峻法是不可能的,其秘诀在于运用伦理道德的力量使卑下者服从尊上,女人听男人的吩咐,而未受教育的愚民则以读书识字的人作为楷模。而这一切都需要朝廷以自身的行动为天下作出表率。”但皇帝的老师若不遵守三年的守丧原则,如何让天下小民心悦诚服?但插曲在于官员们怀疑张居正最后留下来的诚意,是哪一方的意志占主动地位?一场朝廷争端于是展开,又以绝对的皇帝威严所。在这本书中,张居正的一生上演的其实是封建王朝的悲剧,只不过是由一个特定的历史人物来诠释的罢了。张居正生前死后截然不同的大众评价暴露了礼仪在大历史环境中的脆弱与荒诞。一场不能用悲喜来评价的闹剧,终究平填了万历年间没有大风波的岁月。
下来本书又详叙了首辅申时行——张居正继任者张四维的代理。借此,作者特别花费很多笔墨来写翰林院的讲师在首辅的主持下给皇帝及机要大臣讲学的情形,这种讲学也叫经筵,这种仪式性的活动更是充满了繁文缛节,但是讲官可以在不妨碍皇帝威严的条件下对皇帝作委婉言辞的必要规劝,皇帝在发表个人观点时若责问或指斥讲官则属于失礼。即使讲官讲辞令皇帝不快,也不能当场流露,只能在事后间接提出。执行任务时讲官所受的优礼乃是长期历史的产物。申时行就这样担负着皇帝就读和经筵的责任,感受并恪守着这项正德皇帝时都没废止的 “优礼”或者说是传统。无一特例,每一个中国古代历史人物都会被泡入历史的染缸里,困于礼仪构建的纲常中。作者不禁又说:“儒家经典的教条愈简单平淡,就愈要加强学习,接二连三地听来讲去,借此加强我们理智的主宰”。我们会提出疑问,难道一个熟读经史,文笔华美,就具备在御前为皇帝做顾问的条件?难道学术上造诣深厚,就能成为大家?后来的大学士申时行对此早已理解了其中的精微奥妙,作者说的很好,一语道破,那便是“因为我们的帝国在体制上实施集权,其精神上的支柱为道德,管理的方法则依靠文牍。”
除了写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本书划拨笔墨分别给予模范官僚——海瑞,孤独将领——戚继光,自相冲突哲学家——李贽,书中所写皆为暴露中国传统的弱点为主。作者在书末留编外文一篇《和我的大历史观》,这样强调:“中国以道德代替法律,我已经批评的很透彻。西方人士以为西方的法律即是道德的根源,这种误解,也待指摘。……大历史的观点,亦即是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历史’。至于道德将放在什么地方,这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生命的真意义,要在历史上获得,而历史的规律性,有时在短时间尚不能看清,而须要在长时间内大开眼界,才看出来。把几年,几百年的基点退后再摄入大历史的轮廓,才能看清历史,这便是大历史的眼光来看历史风貌吧。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范文合集 篇五
这是美籍华人学者黄仁宇写的一本好书,1979年首先在美国出版,并多次重印。我是在阅读了王小波的“不新的《万历十五年》”一文后,才上网购得此书阅读的。在读书中,经过书里提到的文章和人,再去找自我有兴趣的书来读,这种是我自称为“顺藤摸瓜”读书法。由于这个读书法,我最近重点购买了一些“读书笔记”类的书籍来阅读。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历史学范畴的书。在我的读书目录里,应当是文(文学)、史(历史)、哲(哲学)三类为主。在阅读一个人的著作前,最好先阅读他的传记或者简介,这样,才会对作者写作的立场、背景、动因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利于自我对作品的理解。这个也是我自称为“摸清背景”的第二个读书法。由于这第二个读书法,我也购买了比较多的人物传记来阅读。
经过读书,我要建立起自我的读书方法和阅读书目体系。
再来谈谈《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吧。全书以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为历史时间的横断面,然后讲述了与这个横断面有关的六个人物――一个皇帝(万历)、两任元辅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一个模范官僚(海瑞)、一个杰出孤独的将领(戚继光)、一个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最终,从作者的大历史观得出结论:1587年,即万历十五年,表面上无事可记,然而四海升平的表面之下,千年帝国崩溃的隐患早已埋下,所以,书中所述的人物都是杯具性结局(皇帝也不例外),故万历十五年的历史,也是失败的历史!
读了这本书后,引发了我的另一个思考,就是我们此刻一再提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究竟我们民族历史那个阶段、那种机制值得我们骄傲,更值得我们在当今列强环伺的国际形势下提出“复兴”的口号?如果说中国的汉唐盛世值得我们后人“复兴”,那么,万历十五年的杯具,不是由汉唐而来的吗?
期望经过阅读更多的历史书籍和做历史的思考,能对以上问题做出解答。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范文合集 篇六
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其内心的剧烈矛盾在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矛盾也带给他悲观的心态,甚至在去世前写下了“七十老翁何所求”的诗句,或许这样悲观的心态也是导致他在狱中自杀的原因。
李贽内心自相矛盾的一个体现是在1587年他完成了一切对于家族的义务之后,次年即落发为僧。李贽是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之下长大成人的,因此他一直是儒家的信徒。而儒家思想要求人们五德,即仁义礼智信,因此李贽一直肩负着家族的重任。而人们的家族观念之所以如此之重,是因为一个家族世代务农,单指望着能有一个走上仕途的能够光耀门楣,有这样一个念想,这个家族在几代之前就开始苦心经营,争取创造出一个好的经济条件。还是老爷子看得清楚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之后才能供孩子读书,科考,中榜,做官。
所以我们看到红榜上的一个名字,其背后往往是一个家族几代人的努力,那么你不肩负起家族重任,对得起谁呢?然而做官,就一定有他们想的那么光鲜吗?之前已经提到过多次,本朝的官员们被限制在严格的道德框架中,可以说是被简朴了。就李贽那点俸禄养家都困难,他还得教书补贴家用,可以说做这个官就只是有一个虚名而已,就这个虚名,也足以使他陷入无数的纠缠中无法自拔。
而李贽,这个哲学家,追求的是之人格,又怎会甘愿被世俗纠缠呢?于是,在姚安府任期到达之后,正值官运亨通之际的他毅然退休,在履行完对家族的义务之后,李贽便落发为僧。家族的反对声越大,他的反抗就越激烈。
不过李贽自相矛盾就在于他既然已经遁入空门,却并没有看破红尘。他的妻子去世后,李贽为此颇为神伤,写了很多诗来悼念亡妻,他还告诫别人,家里如果有亲人,千万不要落发为僧。忽然想起在一期《爸爸去哪儿》中,陈小春听到儿子Jasper说“我不要爸爸变老”之后的潸然泪下,梁咏琪当妈妈之后搁下了自己对于极限运动的热爱,我也想起了中兴程序员被裁跳楼后妻子的撕心裂肺。我们每个人都不是一个人,我们的身后有许多人需要我们来遮风挡雨。
所以才会有很多中年人感叹不敢生病,活着如此之累却依然咬牙前行,因为我们从来就不是为自己而活,即使看起来已经山穷水尽,想想家人,为了他们,也请砥砺前行。
本文地址:www.hzydhh.cn/html/313414.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