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说木叶》公开课上的探讨 教师周记一则600字
说实话,第一遍读完文本我也没读明白。感觉就是:什么啊,乱七八糟的。不过,多读几遍后,不难发现,全文反复强调的是一个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我想,每天早上坐校车的同学一定注意到了从金专大门到初中校园一路上的落叶了吧。而茶余饭后,想必大家也一定去过后面的小树林吧。那是树还是木呢?木于树,从概念上来说,二者并没有区别,不过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可知,树的特点:枝繁叶茂,清脆葱茏,蓬蓬松松;木的特点:木头,木板,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为了便于记忆,我把树比作婀娜的少女,那木便就是一位铮铮铁汉了。那树与木之所以又这样的区别在于什么呢?不难发现,在于叶子。树:有浓密清脆的叶子,给人一种饱满浓厚的感觉。而木恰恰相反,落光了叶子,给人一种空阔萧条的感觉。那么下面我们再回到文本,看看文中所提及的木的两个艺术特征。首先,第四段的最后一句话点明了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第二个艺术特征出现在文章的第六段: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也就是,黄色。
综上所述,概念相同,在形象、色泽、联想、意义上,可能有很大的区别。文章2665字,终归是在说木与树的区别,真可谓:一字之差,差之千里。而作者却围绕说木叶一题议论了这些内容,必定运用了某种文学手法:联想。
所以说,诗歌的暗示性同联想是分不开的。其实诗歌鉴赏我们之前也学过,主要是通过意象、意境、情感、技巧、炼字、语言、个人独到见解等方面展开。我要说的就这些。
最后一句:请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本文地址:www.hzydhh.cn/html/289428.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