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体制下中国税法发展的趋势_经济学论文十篇
WTO体制下中国税法发展的趋势_经济学论文十篇
【经济论文】导语,你眼前所阅读的本篇共有33725文字,由沈敏锡细致整理,发表到【美文档www.meiword.com】!农村具有特定的自然景观和社会经济条件,指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聚居的地方,是不同于城市、城镇而从事农业的人群聚居地。农村是相对于城市的称谓,指农业区,有集镇、村落,以农业产业(自然经济和第一产业)为主,包括各种农场(包括畜牧和水产养殖场)、林场、园艺和蔬菜生产等。跟人口集中的城镇比较,农村地区人口呈散落居住。在进入工业化社会之前,社会中大部分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村生活节奏慢,生活压力相对于城市较小。WTO体制下中国税法发展的趋势_经济学论文十篇欢迎大家一起来浏览!
WTO体制下中国税法发展的趋势_经济学论文 第一篇
「摘要」本文首先就加入WTO对中国税法的影响进行总体评价,认为从积极义务的遵守来看,除了关税法以外,WTO对中国税法并不会带来巨大的直接冲击。但作为全球最大的自由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WTO代表着国际经济一体化以及法治化趋势,因此中国税法不得不适应这种趋势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调整和改革。加入WTO以后,中国税法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国际化、法治化以及私法化趋势必将继续得到强化,从而使得中国税法在内因外力的综合作用下不断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WTO,中国税法,发展趋势
中国加入WTO除了对经济体制产生影响外,对于我国法律制度的影响也将是巨大而深远的。与其他法律所面临的直接冲击相比,加入WTO对中国税法的影响除了关税法之外相对间接得多。关税是国家的经济卫士,在发达国家的倡导和推动下,关税减让一直是“关贸总协定”前七轮多边谈判的重心和焦点。在谈判过程中所达成的“关税减让表”对相关成员即构成一项法律义务,其中关税税率的降低、关税种类的调整以及关税配额分配政策的改变都将直接导致关税法的修改。这是我国申请加入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必须承担的代价,也是推动世界商品贸易自由化的重要举措,当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关税并不是要完全取消,特别是对于幼稚产业,在过渡期内,关税仍然能够起到非常强大的保护作用。因此,研究如何利用WTO的现有规则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关税在限制进口、保护民族产业方面的作用,也是关税法改革面临的重大议题。
WTO关于法律的透明度和统一实施要求对中国税法的建设无疑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和一段时间内与中国税法发生摩擦,但是中国立法机关在提高法律透明度方面一直在不懈地努力,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公开性完全可以得到保证,规范性行政文件的公布、咨询和审查监督,按照依法治税的要求也是可以逐步做到的。至于法律的统一实施问题,我国在国家结构上实行单一制,和地方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在立法方面,财政税收的基本制度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享有专有立法权;在行政管理方面,地方各级隶属于,服从其统一领导,因此,WTO协定在我国的统一实施在法律上是有保障的。至于区域发展带来的问题,可以通过政策调整和加强行政监督来解决。
与加入WTO对中国税法的制度性影响相比,WTO所代表的世界多边自由贸易体制及其内含的经济自由化、一体化及法治化观念,对中国税法的冲击更为长远和持久。中国税法除了考虑如何修改旧法或制定新法以保持与WTO规则的一致外,更需远瞩地为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积极有效地发挥作用。在新的形势下,继续强化为市场经济发展和对外经贸合作服务,加强税收法治、促进依法治税,在努力维护税收的同时积极与国际接轨,是WTO对中国税法在观念上的最高层次的冲击。而在具体制度的建设上,税法必须有效地发挥对高新技术产业和外贸出口、跨国投资的积极引导和推动作用,通过扩大税收的作用范围,解决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新的税法问题,以及加强纳税益的保护和税收征管措施的改进等,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税收法制环境。
总之,加入WTO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一个新的契机,它对国内的各项法律制度(包括税法)同样是一个契机。税法应该把握这个契机,以开放的姿态完善各项制度,迎接WTO时代的到来,为中国经济步入世界经济发展的轨道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一、国际化趋势
在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包括WTO成立以前“复关”)的过程中,中国税法逐渐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偏执和狭隘并且日趋走向国际化已是不争的事实。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入和对外交流合作的展开,税法开始改变过去那种按所有制身份分别立法的状况,在国有企业收益分配中正确地处理了利润和税收的关系,税率的结构和水平顺应国际上税法改革的潮流作了大幅度的简化及降低,个人所得税法和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流转税法已经统一地适用于内外资企业和个人。即使是在较为敏感的外资企业税收优惠方面,也根据国际惯例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作过调整,如将所得减免优惠从原来适用于所有形式的外商投资企业缩小到生产型外商投资企业。WTO的规则体系所反映的是经济全球化、市场化和知识化的趋势,尽管其中存在着大国之间的利益冲突和折衷,但是这种体制对于生产力的发展无疑会起到积极向上的作用。发展中国家虽然在经济、技术、管理等许多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但是融入世界多边经贸体系并利用WTO的现有规则参与各种谈判,使自己的利益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和保护是必然的选择。中国选择了申请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就意味着认同WTO所奉行的规则和所倡导的理念。这种选择对税法的影响就是,随着中国经济国际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税法的国际化倾向也会越来越明显。
税法的国际化并不是指税法所代表的因素在WTO体制下不复存在,相反,税法的国际化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好地维护国家和利益的方式。它的核心内容即在于,税法应该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协调促进经济资源的全球流动与合理满足本国特殊需要的关系,在观念、原则、制度和规则等各个方面充分汲取国际税收法律实践中对中国税法完善有所裨益之处。
加入WTO后中国税法的国际化的过程应是远期规划和近期接轨的统一。远期规划就是要顺应WTO代表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使中国税法在实现国内效率与公平的同时,还应有利于全球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如果中国税法观念上固步自封,制度上画地为牢,这在计划经济时代尚可能达到获得财政收入和宏观调控经济的特殊效果,但是在WTO体制下,不管是对税收收入的渴望还是对经济调控效果的追求,都不得不开始重视国际经济和因素的作用。不难想象,一项原本以追求税收收入最大化为目的的增税措施完全可能因为国际资本的转移和国内资本的外逃而中途夭折,一项旨在吸引国际投资的税收优惠措施也完全可能因投资者的母国不予提供税收饶让待遇而难于奏效,甚至还有可能由此导致国际贸易规则的扭曲,引发WTO体制下的贸易争端。因此,中国税法的发展首先应该从观念上嵌入一个国际化的视角,在经济资本全球流动的背景下重新考虑税收立法、执法的客观效果,破除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偏执与狭隘做法。而在此过程中的税收协调必将得到进一步重视和体现。通过国际间主动、前瞻和积极的合作,逐渐消除中国税法与国际上的差距与摩擦,以开放的姿态和饱满的热情加入税法合作的国际实践,将是中国税法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中国税法与国际的近期接轨是指在保持现行税法总体延续性的基础上,重点完善涉外税收制度,增强其征收管理制度和实践的透明度,并对与WTO原则及国际税收惯例相冲突的税收政策及税收立法加以调整,以便尽可能地和WTO主要成员国的通行税制相衔接,为在多边贸易体系下开展国际经济交往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
无论是远期规划还是近期接轨,都需要在权衡本国利益的基础上脚踏实地地从事研究和实践。基于此,中国税法积极参与国际协调应是无可回避的选择。对于国际税务协调(internationaltaxaffairscoordination),中国税收学界已有所研究。但他们对之界定的范围相对狭窄,认为其仅仅同对物税相联系,而与对人税无关,指的是有关国家之间税收事务和税收制度的相互配合和协调,主要有关税同盟和关税约束等形式。从法学的角度衡量,这是值得商榷的。税法的国际协调的基本含义是,在坚持本国税收的基础上,各国基于共同利益的需要或共同承担的国际义务,积极主动地在税法建设方面相互配合、求同存异,缓和或努力消除国家之间税收利益的冲突。因此,税法国际协调的范围,不仅包括对物税,也应包括对人税;不仅包括关税、增值税、消费税等间接税,也应包括所得税、财产税等直接税。税法国际协调的形式则主要表现为税收国际协定的谈判、签订和实施。中国加入WTO以后,与各成员在税收制度方面的摩擦和冲突将会越来越频繁。虽然WTO已经为各国法律的变革提出了原则性的要求,但在国家利益的制约和驱动下,这个进程将是漫长和复杂的,其中尤以WTO未提出具体要求的许多税法领域为甚。正因为如此,我们认为,WTO体制下中国税法的改单,包括税法的国际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税法的国际协调过程中必须坚持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辩证统一。
WTO对市场准入的要求体现了时间的过渡,与这个进程相一致,一国的税法改革也应是渐进的。市场准入的法律含义本身就体现为国家通过实施各种法律和规章制度对本国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一种宏观的掌握和控制。中国坚持以“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加入WTO,即意味着一些需要国家保护和扶持的行业可以有较长时间的调整期。反映到税法变革上来,也就意味着税法国际化的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需要一步到位。税法的设计仍应基于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状况,并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离开这种考虑,片面追求税法的国际化和趋同化是不现实的。因此,中国税法应充分利用WTO框架内各种协议规则的例外性安排,为国内企业的调整和应变提供一定的周转时间。虽然税法设计的主体目标是建立一个国内外企业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以体现税收中性原则,不影响资源的市场有效配置,但是除此之外,它还应该特别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具体国情,考虑行业差别
围绕“四个如何认识”深入学习“xx”的重要思想_经济学论文 第二篇
要围绕“四个如何认识”来深化的学习
同志去年2月在广东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的重要思想,6月下旬在思想工作会议上又提出了“四个如何认识”:如何认识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我国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如何认识当今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斗争带来的影响。
这“四个如何认识”不仅仅是写文章宣传和向群众解疑释惑的课题。说得很清楚,这“四个如何认识”是“需要全党同志共同深入研究,从思想上上进一步取得科学认识和作出正确回答的大问题。”今年以来又多次讲过,“如果我们能把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想清楚、想周全了,研究出解决的办法和措施,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就会发展得更好。”
对这“四个如何认识”,有的同志感到,似乎并不是什么新问题,在老祖宗那里都见过,是早就有了结论的问题,只是需要再说得通俗易懂一些。有的同志担心,是因为出现了这样那样的消极现象和思想困惑,所以才需要进一步重申。有的同志甚至忧虑,这样是不是又会回到什么叫“姓社”、什么叫“姓资”的争论上去。这说明,我们对搞清楚“四个如何认识”的意义,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和深化。
哲学史上非常重视提问的方式。怎么样提出问题,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本身就是思想理论发展、深化的起点,所以我们先要把问题本身的意义吃透、吃准。前两个“如何认识”,不是再来讨论什么是和什么是资本主义的问题,而是谈如何认识的历史进程和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其目的是什么呢?从理论上讲,是要进一步推进对和资本主义的理论认识;从实践上讲,是要坚定理想信念,更好地推进现代化事业的发展。这“四个如何认识”问题本身,就说明我们党在思想认识上的历史性进步,是更为理性化、更为深入了。
历史总是以过程展开的,这“四个如何认识”,都是从现实运动的过程来讲的。从“过程”看问题,既包括回顾总结,更意味着开拓前进。为什么要回顾总结?在纪委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讲得很透彻,“作为一个主义的政党,必须始终注意总结历史,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从对历史规律的不断认识和把握中找到我们前进的正确方向、道路与经验,不断开辟未来发展的新境界。”总结昨天是为了把今天和明天的路走得更好。
这“四个如何认识”,同学习贯彻重要思想是内在统一的。在学习中,和“四个如何认识”两者必须结合起来。是正确认识“四个如何认识”的重要指导思想。不从出发,我们对“四个如何认识”就难以得出科学认识和正确回答,难以达到新认识、新境界。搞清楚“四个如何认识”,能使我们对的认识更为具体;能使我们学习把握的理论思路更为深刻;能使我们贯彻落实的实践更为坚定。比如,就是因为没有搞清楚的历史进程,有人才会怀疑我们现在走的究竟还是不是道路。正是因为没有搞清楚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有人才会认为我们搞的是党领导下的资本主义。
这“四个如何认识”,共同围绕着一个时代性的重大问题,这就是,“在充满挑战和希望的二十一世纪里,我们党应该怎么加强自身建设,我们国家应该怎么奋发图强,怎么保持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这是全党同志特别是高中级领导干部要首先和经常考虑的非常重大的问题。”
要围绕“四个如何认识”来推进解放思想和理论创新
“四个如何认识”是要“从思想上上进一步取得科学认识和作出正确回答的问题”。这就是说,要在已经取得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要在有了一些正确回答的基础上再进取一步。其实质绝不是用一些老话来“炒冷饭”、“翻烧饼”。“什么是、怎样建设”的问题,同志作了了不起的回答,但是只要这个过程还没有完结,这个回答就不可能完结。对资本主义的本质和特征,主义经典作家早就作了深刻的揭示,但是只要在新的条件下资本主义还存在,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就没有完结。从既有的概念出发,远比从实际出发要省力,还是偷懒的办法,教条主义是懒汉的哲学。
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解放思想的过程。改革开放之初的解放思想,是以冲破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思想束缚为特征的;今天的解放思想,是以研究新情况新问题、超越已经取得的成果、开辟新境界为主要特征的。我们不要一谈“四个如何认识”就想到是用来教育人家的,而是要抓住这个机遇,通过“四个如何认识”的专题学习,把我们领导干部自身的解放思想大大向前推进一步。
认识和回答“四个如何认识”的时空坐标是非常明确的,时间——面向新世纪;空间——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国,这个时空之间充满着新情况新问题。可见,科学认识和正确回答“四个如何认识”,不仅是理论宣传的任务,更是理论创新的重要任务。没有理论创新,就不可能提高理论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面对新的世界参照物,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科技发展潮流和不断刷新变化的世界图景,我们的眼界需要不断扩展,观念需要不断更新,思想需要不断丰富,需要经常地研究新的概念,经常地消化新的范畴,经常地清理不合时宜的观念,大胆地接受和打造新的理念。明确地说,新一轮的思想解放,不能满足于修修补补式的进步,而是要紧紧抓住事关全局、事关战略、事关长远的“四个如何认识”,推进理论创新。
比如,关于同资本主义的关系,过去我们是关起门来看这个问题,总是比较多地看到两者之间的对立、斗争、差别。现在,我们对外扩大开放,用世界眼光,从融入世界的立场来看这个关系,就进一步看到两者之间的互相联系、互相借鉴的一面;再从我国发展的特定阶段来看,同资本主义的关系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特定内涵。很可能在初级阶段,同资本主义的联系、借鉴要多一些,但能不能因此而忽略两者之间的对立、斗争呢?怎么把握两者关系的分寸呢?这就离不开对实践的总结和理论的提升。
在西北专门谈了“三个创新”的问题,理论创新是基础,其他的一切创新都是在这种理论创新的指导和推动、影响下进行的。说:“主义的发展史,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必须不断前进,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思想解放、理论创新,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我们始终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理论为指导,这一点丝毫不能动摇。同时,我们也必须根据新的实践不断进行新的探索,不断为实践提出新的理论指导。”新世纪,中国将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这个历史关头,理论创新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进行主义的理论创新有“三要”,一要把握内涵——使党的基本理论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吸取新的思想而向前发展,不断为建设有中国特色实践提出新的理论指导。二要端正态度——要有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同时又要采取老老实实的态度。三要形成氛围——要形成讨论的空气,探索研究的空气,平等探讨理论问题的空气,鼓励和支持人们讲新话。说大话、说空话、说套话,直接违背理论创新,轻率立论也不是真正的理论创新,乱扣帽子必然扼杀理论创新。
要围绕“四个如何认识”来统一思想,团结
谈“四个如何认识”不是就事论事的,目的是通过理论创新来实现新的思想统一,为新世纪的新长征打好思想基础。谁来做这项工作?当然是各级党的干部和广大党员。通过什么来做这个工作?首先是党内统一思想,还要靠宣传引导群众,靠主义的说服力、战斗力影响群众,靠党员干部的言传身教带动群众,更要靠我们事业发展的规划、目标来吸引群众、凝聚群众。
比如,我们一直讲现在对群众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主要是讲中国特色的共同理想。但是,这个共同理想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呢?群众的感悟是很直接的,就是要从你提的这个共同理想中,去看自己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去看自己子女的前途会是什么样。如果这个未来和前途不明朗、不够具体,他忍受暂时的牺牲和困难仍不能得到好的出路,他自己的清贫艰辛换不来子女的美好前程,那么他就不会相信这个共同理想。群众的根本利益同眼前利益不是对立的。长远利益是眼前利益的明确走向,人们才会甘于忍受眼前一时的困难和牺牲。
这次,在东北的讲话中已经把共同理想的内涵进一步具体化了,讲:“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从现在起,要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新台阶。”“要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加快推进现代化的要求,把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到重要位置,保证更好地安居乐业。”一个是“小康社会”,一个是“更好地安居乐业”,群众就有盼头了。英国工党已经有95年的历史了,布莱尔竞选时提出的口号是“让所有的英国人成为中产阶级”,很有吸引力。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正在考虑“十五”规划问题,正在考虑新世纪的工作思路问题,如何在我们的事业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中,把共同理想具体化,这是我们统一思想,团结的重要方面。
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主要是回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思想工作首先是做好党员干部的思想工作,“四个如何认识”首先是要使党员干部明白“四个如何认识”。同志说,中国今后要出问题,也是出在党内部。在东北说,推进我国的跨世
深入学习“xx”重要思想—对几个问题的理解_经济学论文 第三篇
(一)
为什么中没有提到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既然它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任务的概括,第一条就应该是党的阶级属性。
这是一种误解。同志提出,是要引导全党思考我们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怎样才能始终保持先进性。这里,党的阶级属性已经作为前提了。而回答党能否始终保持“先进性”的问题,是不能简单地从党的阶级属性上说明的。因为,即使是工人阶级的政党,也并不自然地总是能够代表先进。更重要的是,工人阶级之所以具有先进性,是因为它们与先进生产力相联系。回答工人阶级政党能否代表先进这一问题,要从比阶级更“根本”的角度,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来解释。
中国党的性质、宗旨、任务,本来是很清楚的,现在也没有改变。如果说是新概括,那也只是对过去已有概括的重要补充,决不是否定和替代。这种补充是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任务作出的,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
自中华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主要任务,就由领导革命战争转到和平建设上来。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历史经验上看,发展生产力,增强我国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处于初级阶段党的最为重要的中心工作。而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的国际环境下,我们正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发展机遇。当前的严重国际斗争,又明确告诉我们,能否把经济尽快发展上去,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关系事业的兴衰成败。同时,两个文明共同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特征,而同敌对势力的斗争也与过去有很大不同,尽管还存在发生战争的可能,但主要反映在思想文化领域,这种斗争也是相当尖锐、复杂的。群众的需要早已不再仅仅满足于翻身解放,也不再处于粗茶淡饭的温饱阶段,而是在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正日益和迫切地表现出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的进一步的需求,这正是历史发展的真正的动力和源泉。的概括,精辟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更好地体现了站在时代潮流前列的中国党的本质属性,使全党对当前和今后所承担的任务和责任更加明确。
(二)
中所说的“先进生产力”指什么,谁代表先进生产力?
根据当代生产力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同志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毫无疑问,在当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是先进生产力。
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前进的概念。从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机时代,电气时代,原子时代,一直到现在的信息时代,科技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最具革命性的有力杠杆”。但是,在资本主义工业化以前,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是间接的,生产力的几次质的飞跃都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才实现的。因此,在以前,很少有人注意到科技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而活劳动的作用,土地等生产资料和劳动工具的作用,则是显而易见的。然而,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们发现了生产力中其他要素的重大作用,这里首先是科技和资本的作用。在一个时期,资本的作用似乎更重要。而在战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等的发展,世界各国都清楚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明及应用对现代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承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并不是说传统的工业产业就不重要了。传统产业相对高新技术产业来讲,是落后了。但是落后并不意味着不重要,不意味着不需要受到重视。这是两回事。在我国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上还不高,各地各系统生产力发展条件不同,发展水平差别很大,呈现从低到高的多层次性。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利用现有条件,根据具体国情,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怎样能够发展生产力,就怎样发展。另一方面,要明确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是高新技术产业。要通过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不断提升产业结构,尽快完成产业结构的调整,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三)
那么,谁代表先进生产力呢?
当然是工人阶级。工人阶级是实践的主体,总是走在生产力发展的前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力军。工人阶级是一个整体概念,其队伍的内部构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在当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作为工人阶级一部分的知识分子在发展生产力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同志说:“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人员是新的生产力的开拓者。”(《论科学技术》,35页、23页)“开拓者”这个词,准确说明了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
那么,怎样看待从事传统产业的职工,怎样看待那些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科学文化水平相对不高、主要是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群众呢?肯定地说,作为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他们当然具有先进性。正如前面所说,传统工业产业在我国目前的发展中仍然发挥重要作用,而即使是高新技术产业,也需要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参与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但要指出,工人阶级也在不断进步,不管是从事什么产业的工人,都要进一步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在发展新的生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同志指出:“贫穷不是,愚昧也不是。”同样,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也是从整体上说的,不是每一个知识分子都能够成为“开拓者”。而且知识和技术是在不断前进的,其先进性是相对的,知识分子也要学习进步。
(四)
同志指出:“和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和一切思想,最重要的,是”。这里已经不光讲党的建设问题了。
为什么这三个问题最重要?
从主义的经济特征看,一个是物质极大丰富,一个是按需分配,这两点都是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前提和基础的。所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主义、主义最基本的原理。同志一言以蔽之:党就是发展生产力的。从文化特征看,主义所追求的最高目标主义社会制度,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和全面发展的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协调,和谐统一的社会。从特征看,主义最广泛、最根本、最彻底地代表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利益,它的旗帜和口号是解放全人类。
可见,集中反映主义、主义最本质的东西,也是无产阶级政党最本质的东西。所以,同志称之为“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都是从“归根到底”、“最终”的意义上说的。
这里,揭示了思想的方意义。
每当我们面对现实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时,每当现实与理论发生矛盾时,有一个重要的解决方法,就是抛开个别结论,抓住主义本质的东西,来进行创造性的思考。
同志在1989年5月说了一段十分精辟的话:“之所以是一个真正的伟大的主义者,就在于他不是从书本里,而是从实际、逻辑、哲学思想、主义理想上找到革命道路……”(《文选》,第3卷,292页)这里,“逻辑、哲学思想、主义理想”,是指必然规律、世界观方和方向,从这些“最根本的”意义上,去“找到革命道路”。
同志说,就是这样,在一个落后国家干成了十月革命。他认为,也是这样,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搞成了新主义革命。而他也正是这样,在南方谈话中,创造性地提出本质理论,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理论达到新的境界,取得了历史和逻辑内在的统一,从而把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现在同志提出思想,其方原则,同样是这样,必将大大丰富和发展理论,在新的世纪取得建设有中国特色伟大事业的全面胜利。
面对变化了的现实,运用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思考问题,进行理论创新,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把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正是主义活的灵魂,是主义的真谛。
我们不但要强调不丢“老祖宗”,也要研究怎样才能讲新话,更好地继承和发展老祖宗。
同志提出的重要思想,不但正确把握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的前进方向,更为重要的是,它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拓宽了理论研究的视野和思路,从深远和博大的意义上,对党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是指导党的建设和各项工作的纲领。它是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继续,必将带来全党又一次的思想大解放,推进理论与实践的大踏步向前发展。
作者:不详 colspan="2" align='right' class="Article_tdbgall">
WTO与中国工商税制_经济学论文 第四篇
世界贸易组织(WTO)作为一种多边贸易协调机制,在促进国际贸易自己化、协调国际贸易关系、解决贸易争端的作用日益重要。中国加入WTO以后,在享受各种权利的同时,也要执行各项规则,履行承诺和各种义务,势必影响我国的各项法律制度和税收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因此,研究中国加入WTO以后的我国税收制度很有必要。
一、现行税制概况
税收是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现行工商税制是1994年税制改革后建立起来的,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税收制度。
(一)、中国税权划分
目前中国有要制定税法或者税收政策的国家机关主要有:全国及其常务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税税则委员会、、省级人大和省级等。
全国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税收法律,制定有关税收的行政法规,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税税则委员会、等部门制定有关税收的部门规章。此外,省级人大和省级在不与国家的税收法律、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某些地方性的税收法规和规章。
税收法律的制定要经过提出立法议案、审议、表决通过和公布的程序,税收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制定要经过规划、起草、审定和发布的程序。经过必要的程序批准后,税收法律、税收行政法规和规章才具有法律效力。
(二)、中国税制体系
目前,中国税收制度共有23个税种,按性质和作用大致可划分为七类:
1、流转税类。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3个税种。这些税种通常是在生产、流通或服务中,按照纳税人取得的销售收入或者营业收入征收的。增值税与消费税是在一定范围重复征税的税种,增值税与营业税是并列的税种。
2、所得税类。包括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及个人所得税3个税种。这些税种是按照企业生产经营取得的纯利润或者个人取得的收入征收的。企业所得税实行33%的税率,仅对内资适用,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实行30%的税率,另加3%的地方所得税。
3、资源税类。包括资源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2个税种。这些税种是对从事资源开发或者使用城镇土地者征收的,体现国有资源的有偿使用,并对纳税人取得的资源级差收入进行调节。
4、特定目的税类。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耕地占用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暂停征收)和土地增值税4个税种。这些税种是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对特定对象进行调节而设置的。
5、财产行为税类。包括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印花税、契税、车辆购置税、屠宰税和筵席税7个税种。这些税种是对一些财产和行为进行征税。
6、农业税类。包括农业税、牧业税和农业特产农业税3个税种。这些税种是对取得农(牧)业和特产收入的企业、单位和个人征收。
7、关税。关税是对进出中国国境的货物和物品按税率征收的。
(三)、中国分税制
根据1994年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中国的税收收入分为固定收入、地方共享收入和地方固定收入。
1、 中国固定收入包括国内消费税、关税和海关代征的增值税及消费税。
2、 地方共享收入包括国内增值税(75%,地方25%)、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印花税。
3、 地方固定收入包括个人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暂停征收)、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契税、屠宰税、筵席税、农业税、牧业税和农业特产农业税及其附加。
(四)、中国税务机构
最高税务机构国家税务总局为主管税收工作的部级直属机构。根据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需要,省以下税务机构分为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两个系统。国家税务总局对国家税务局系统实行垂直领导的管理体制。省以下地方税务局实行上级税务机关和同级双重领导,以上级税务机关垂直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
(五)税收征管范围划分
目前税收的征收管理分别由税务、海关和地方基层财政等负责。
1、国家税务局系统负责征收和管理的范围有:消费税,国内增值税,金融保险业集中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提高税率部分的营业税,企业、联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地方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海洋石油企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和资源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证券交易印花税,税和共享税的滞纳金、补税、罚款。
2、地方税务局系统负责征收和管理的范围有: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个人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暂停征收)、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契税、屠宰税、筵席税,农业税、牧业税和农业特产农业税及其附加和地方税的滞纳金、补税、罚款。
3、海关系统负责征收和管理的范围有:关税、行李和邮递物品进口税和代征进口货物的增值税、消费税。
4、部分地方基层财政负责征收和管理的范围有:农业税、牧业税和农业特说农业税及其附加,契税、耕地占用税。
二、我国加入WTO的意义
加入WTO是我国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一)、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加入WTO,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办事,可以改善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拓宽经济发展空间,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科技进步,提高产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推动国民经济在高速、高效的轨道上运行。
(二)、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的重要标志。加入WTO可以使我国在更大的范围、更广的领域、更高的层次上参加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改善我国的贸易投资环境,更好地“引进来”、“走出去”,把我国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对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有力推动。WTO的各项规则都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加入WTO,客观上要求我们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调整和完善全国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此外,加入WTO也有利于促进海峡两岸实现“三通”,促进两岸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与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
[2] 下一页
应对WTO的中国财税会计对策_经济学论文 第五篇
1、积极推进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企业制度创新.为中国经济参与全球化竞争创造制度基础
(1)大力推进宏观资源配置体制的改革。
一是要坚决清理并逐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切实转变职能。重点应放宽企业登记注册限制,减少价格干预,坚决清理并减少那些明显带有计划经济特征、不利于公平竞争和限制企业经营自的审批项目。对于确有必要保留的行政性审批项目,要按照WTO规则要求,简化手续,提高透明度,明确规定审批内容、标准、权限、程序和时限,并予以公示。严格禁止各地方、各部门违规增设行政性审批项目,或在审批过程中滥用自由裁量权。
二是要加快投体制改革步伐。真正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原则,彻底改变目前这种筹资拿钱的不分配资金、分配资金的没有责任和风险、投资效益好坏与组织实施者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现象。建立财政投体系,对直接投资、政策性银行信贷、财政贴息、技改贷款等实行统一规范管理;逐步将国有企业投资审批制改为登记备案制,减少行政性审批造成的效率损失;对非国有投资实行宏观引导、自主决策原则,原则上不进行干预;进一步改革管理办法,引入BOT、TOT、经营权转让、联合、担保等方式,拓宽渠道,扩大投资需求;逐步完善投资工程评审制度,提高项目概算的准确性,硬化预算约束;在工程发包和设备采购方面,广泛引进招投标制度;建立项目后评估制度,加强工程质量监督,强化跟踪问效机制。
(2)积极支持微观企业制度创新。一是通过吸收国际国内资本,引进先进管理方式,对国有企业实行改组和改造,逐步建立起既适合我国国情、又与国际规范接轨的法人治理结构,积极推进企业制度创新。二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国退民进”战略,使国有经济逐步退出非关国计民生的竞争性领域。同时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逐步将更多的投资领域向民营经济开放,并努力使民营经济在工商管理、税收、贷款等方面和国有经济享受同等待遇。
2、积极推进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公共财政框架
(1)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国家财政要逐步减少在竞争性领域的直接投资,加强对科技、教育、卫生、公共安全、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需要的保障程度。同时适应职能转变的需要,逐步规范公共财政支出范围,建立与市场经济条件下职能相适应的财政支出结构。
(2)积极推进税费改革。通过清理整顿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性基金,规范分配行为和收入分配秩序,逐步建立以税收收入为主、规费收入为辅的财政收入体系。
(3)改革预算管理制度,提高财政透明度。一是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经验,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二是实施部门预算,推进预算科目改革,细化预算编制,使预算能够全面完整地反映所有收支活动。三是建立健全采购制度。我国目前还不是WTO《采购协议》的签约国,可以强制规定各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甚至获得财政资金支持的公营事业机构,在采购货物时,在性能相当的情况下,必须购买国产品;在采购服务(包括工程发包)时,尽可能由国内企业提供。签约之后,也可以利用该协议中关于允许“扶植那些完全依赖或基本上依赖采购的工业单位”,允许发展中国家对落后地区的工业给予支持,以及对国防和安全等特殊部门的有关规定,将采购合同优先授予国内企业和科研机构,并将目前财政拨付给企业的科研经费和新产品试制费等支出,通过采购形式拨付给国内重点企业。四是加强财政监督,坚决查处财政分配中的违规违纪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3、完善财政政策体系,进一步发挥财政宏观调控职能
(1)逐步完善财政的自动稳定器功能。财政的自动稳定器功能通常包括三方面的政策内容:一是个人所得税;二是失业救济金和各种福利性支出;三是农产品价格保护政策。目前,我国财政的自动稳定器政策中,只有农产品价格保护政策比较成熟;个人所得税虽已开征,但税制尚不完善,作为地方税种,其现有税基较窄,相关的征管和监督措施也不够完备;社会保障税尚未开征,失业救济和各种福利性支出很小。当前我们应在继续完善农产品价格保护政策的同时,对个人所得税制要进行适当调整,尽快建立起覆盖全部个人收入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同时,针对加入WTO后结构性失业人数趋于增加的形势,借鉴其它国家的经验,尽快将社会保障收费改为社会保障税,为社会保障制度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
(2)转变财政对各产业的支持方式,在WTO有关原则和协议允许范围内,通过制度创新加大对企业支持力度。一是适应WTO规则要求,将目前以区域性为主的财税优惠政策改为以产业导向为主,实行保护重点产业的税收政策;对农业、基础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及其它具有重大国家利益而需要扶持的行业,实行重点支持。二是根据WTO允许在治理环境、技术进步方面对企业进行补贴的规定,对受冲击大且确需国家政策保护的国有企业,实行减免税等优惠政策。三是按照积极稳妥的原则,逐步实现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变,以鼓励企业进行技术设备投资,促进产业升级,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四是大力支持国有企业进行改组改造,剥离社会服务机构。进一步落实并完善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改组、改制的有关优惠政策,支持科技创新,激励企业加大技术开发费和新产品试制费提取比例。同时尽快将企业所办的学校、医院和其它社会服务机构移交地方管理,所需费用逐步过渡到由全部承担。
(3)利用WTO的“绿箱”(不引起贸易扭曲的政策)和“黄箱”(产生贸易扭曲的政策)政策支持农业发展。一是适当提高以国产农产品为原料的国内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增值税抵扣率;二是加大对农业科研和农业科研成果推广方面的投入;三是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加大对“种子工程”、优质饲料、区域性优质农产品基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退耕还林还草等项目的财政投入;四是增加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加大对农产品检测检疫和不发达地区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增加对农业自然灾害、农民转业和农产品市场风险的补助支出。
[1] [2] 下一页
WTO与财政收支_经济学论文 第六篇
一、讨论现实问题要防止化
前不久,我们针对中国加入WTO以后的三农问题开了会,研讨一旦加入WTO,我们的农民问题会怎么样,农村和农业经济怎么应对。那个会是请国家各部门搞政策研究的人参加,几乎未请院校搞规范研究的人参加。因为纯粹搞理论的研究人员容易把现实问题的讨论化。
从99年4月份中美加入WTO谈判以来,理论界关于WTO的讨论似乎很难深入下去,人们想当然的将WTO和改革开放划了等号,由于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被二十年发展过程证明为高度正确。因此,在这种具有“正确”的话语之下,谁要是提出不同意见,谁似乎就有反对改革开放的嫌疑。所以关于WTO问题讨论很难深入下去,学术界谈了两年,似乎都在谈利呀弊呀,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其实,发展中国家的农民、农村、农业在国际化大背景下,普遍受到冲击、挑战,农村经济凋敝,小农破产、大量流离失所,是形成城市贫民窟的主要来源,已经被近十多年的国际经验所充分证明。人们之所以不愿意说,是受制约于这种话语:加入WTO是改革开放,认为利大于弊,机遇大于挑战,就是赞成改革开放;如果认为加入WTO弊大于利,挑战大于机遇,可能就有上不正确的嫌疑。
有鉴于此,希望今天讨论财政支农这么具体的话题,能够避免这个不良倾向,不要把本来复杂的现实问题化,化实际就是简单化,简单化地讨论、到底姓资姓社,或者改革还是不改革,这些一旦化以后,讨论就很难深入。所以在我发表意见以前,要强调我们讨论的问题是个现实问题,跟没有关系,跟问题没有关系,也跟院校的教授们的理论没有关系,我们关注的就是现实问题。
二、什么叫财政支农
一般而言,财政投资主要是公共品领域,那么财政投资公共品能否对应投入农业,就要看农业本身是否具有公共品的性质,这个道理是清楚的。
对我国而言,农业是否具有公共品性质呢?按一般农业经济科学而言,农业是一个产业,农业生产的当然不是公共物品。但事实上,中国是个农村人口占70%,小农经济遍地,并且长期以来一直是在以农业为工业、以乡村为城市积聚资本的积累过程中。因此,客观地说,我们应该看到农业本身在相当大程度上具有公共品的性质,为什么呢?
第一,农业与生态、环境的保护高度相关,特别是郊区农业具有明显的生态和环境作用。这与国外没有差别。
第二,农村社会基本的资源就是土地,土地并不仅仅是一般经济学意义上的生产资料,而更主要的是农民生存保障的基础,特别地在发展中国家,城乡二元结构社会这样基本体制条件下,多数发展中国家不向农村人口提供社会保障,天然的就把农村、农民的社会保障寄托在土地上,中国出现的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并且新中国三代领导人都强调这种分配是不变的。比如土改时强调不变(当然后来变了),大包干说十五年不变,现在说30年不变。不管怎么改变提法,新中国50年历史上三次土地分配都是按人为分配依据的,当年曾经设想过以乡为单位分配土地,实行大拉平,但是实际上也做不到,因为哪个村也不愿意别人占有自己的土地,所以基本上是按社区内部人口分配土地,这样土地事实上以社区为边界、天然就具有对社区成员农民的生存保障,因此就具有了社会职能。又由于任何,无论是中国或西方发达国家,都不可能与这样9亿农民人口(实际8亿8千万)交易,不可能对这么庞大的人口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因此,中国的农村土地承载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的制度将是长期的普遍现象。我们测算到2030年至少不会变化。因此从20xx年算起,至少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土地承担农民社会保?险飧龌竟δ埽换岱⑸颈浠豢赡艹械?亿多人口的基本生活保障,这也是不可逆的制度条件,因此不能简单地把土地定义为生产资料,而要把土地首先定义为社会保障资料。
由于农业最基本的资源——土地不能被认为是纯粹的一个产业里的生产资料,这与国外的差别是本质性的。因此土地、农业中的主要资源天然具有保障功能,具有社会职能;农业便因此具有了公共品的性质。
三、关于农村的社会开支
在所有发达国家,社会开支毫无例外,都是由财政保障的。但是在发展中国家都是财政不能管、或者管不起的。于是农村社会事业开支,也要寄托于农村经济自身进行的收益分配调节。也就是说,在农村社区组织中,客观上也发生了类似于财政的功能,即二次分配,因此村社经济,曾有人专门研究县级与县级财政以下的非正规财政、即村社财政,研究乡村组织有无二次分配功能。比如说修桥补路,鳏寡孤独、照顾生老病死的事,几千年来都是由社区承担的。虽然现代制度下的以财政二次分配来承担修桥补路,鳏寡孤独这些公共职能,但这不过是近几十年才有的事,也就是现代中国才有的。而长期看,哪怕二十世纪历史看,实际上财政上所能承担的农村的社会功能也是极其有限的,农村社会开支由财政负担几乎是天方夜谭。而村社本身就具有二次分配的公共职能。村社经济和村社社会本身结合为一体,其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一定意义的公共品性质。所以三农问题本身就具有中国特色,绝对不可以简单地归类于微观的农业经济领域,或是简单的农业微观产业的领域。因此,与财政投资有关系的是三农。
所以,要想说清财政支农,首先要把概念搞清,财政支农不是指农业,而是指三农。
四、以往财政支农的演变过程
现在,再看国家财政支农到底是什么状况?自从80年代中期,全国范围推进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这样一种农村基本制度后,国家财政基本上不再承担对农民、农村、农业的支撑,所谓历年财政用于农业的开支或支农资金,实际上主要是部门开支,农业各部门如水、电、供销、粮食、农业技术等相关部门,其实是部门在财政的盘子里分配的所谓支农资金。
由于86年前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人们很难在原来的经济框架内找到它的地位,因此给它赋予特殊职能,乡镇企业应该承担以工支农,以工建农,以工补农。这些国家不再承担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交给乡镇企业了;国家不再承担农村基层村以下行政性开支,也交给乡镇企业了;国家也不再承担农村的社会保障开支,还是交给乡镇企业了。因此乡镇企业去补,去建,去支,国家允许税前列支1%,所有支农、建农、补农资金是可以税前列支的;还允许税前还贷。也就是说,当国家给乡镇企业赋予这些公共职能时,政策上是可以税前支付这种开支,保证企业替代国家财政职能可以得到一定的税收优惠。
但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时为了实行公平竞争原则而把这些优惠取消了。从那以后,全国范围内乡镇企业开始大规模私有化,包括地区在内。原来,各地长期以来一直以为是以集体经济为主。
假说放弃了农村、农民、农业这些公共品开支的责任,已经把它交给乡镇企业了,而到90年代中期有些部门照搬西方制度,强调所有的企业应该是一条起跑线,税收拉平。这本来可以是好政策,如果税收拉平了,就应该请国家重新承担9亿农民的社会保障,把原来让乡镇企业替代职能,让财政再承担起来。可实际上相应的安排没有作。于是乎,一方面没有任何税收优惠,另一方面金融系统商业化改革以后不再给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尤其不再给乡村以下的小型乡镇企业提供贷款,从90年代中期开始,乡镇企业得到的贷款算起来下降到不到原来的1/3.可见,乡镇企业的支农职能丧失了,三农问题才越来越严重。
比如说现在今年的自然灾害,已经导致了有的地区的弃耕撂荒,甚至个别的流离失所。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这个现象?不要忘记,中国农业做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它的地位是相当薄弱的。过去,50年代到70年代,尽管大量从农业提取积累,但国家用于农业的投入,从财政算大帐看是逐年增加的,由于大江大河的治理,国家财政支农投资增加,农民的无偿劳动增加,导致我国粮食生产和供给有了根本变化,从南粮北调改成北粮南运,北方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大面积的改善,整个农业生产能力得到稳定的提高。中国从此不再是因灾就减产,因为北方水利设施改善了,灌溉面积增加了,再大的灾荒都不怕了,还造成从南粮北调改成北粮南运。从七十年代后期以来,再没有因为自然灾害导致过全国性的粮食供给不足。而80年代大包干后连续20年,用于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基本上表现为部门投资,部门投资又被大量挪用于楼堂馆所建设,这些问题有的已是审计部门查处过了。
最近我刚从西部各地调查回来。人们到贵阳、重庆,到所有西部省份的省会,城市的繁华绝对不亚于,高楼林立,大量未完工房地产项目正在上马,这些都是西部开发资金,财政发国债投资仍然先上城市建设项目,基本上还是在重演着过去的故事。
因此,应该说近二十年财政支农这四个字可以得到几个印象:第一,实际上是部门在分配财政资金,在养人,而没有真正用于支农;有些投入可能转化为乡村债务和农民负担。第二,财政税收政策的改变,实际
WTO规则下的公共财政政策选择_经济学论文 第七篇
WTO最主要的职能概括起来不外乎是规则的制定、市场开放和争端的解决,而后两个职能的实现又要依赖于其制定的规则。在国际经济的交往与参与中,WTO成员国所遵循的WTO规则是一部涉及、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国际法典”或“国际法理”,其成员国的经济活动及行为和政策意图无一例外地都要在这个规则的轨迹内运行。WTO规则的核心是WTO协议,而在整个协议中自始至终体现和贯穿的原则,概括起来有非歧视原则、国民待遇原则、自由贸易原则、透明度原则、促进公平竞争原则、法律统一实施原则、鼓励发展和经济改革原则等。若舍弃相关的例外原则或规则中涉及的一些灵活性手段不谈,仅就这几个基本原则而言,实质上是市场机制、市场体制、市场制度的具体化,也就是说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它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催化剂。
我国市场经济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已向规范化深入发展,财政体制、财政制度与政策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特别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相适应的公共财政框架也已初步搭建起来,公共财政政策的效能也初步显示。我国作为WTO成员国,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遵循WTO规则的新形势下,正确选择公共财政政策,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这一宏观调控手段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这显然是公共财政政策效能的进一步提升和拓展深化,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对此加以研究。
一、国家经济的安全保障和危险的预防应是公共财政政策的立足点和基本出发点
其一、WTO规则的制定对国家经济安全构成威胁。WTO规则大多是按发达国家的意愿和偏好以及以发达国家自身利益为出发点来制定的,在这种情况下,作为WTO成员国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利益无疑会受到威胁。其二、WTO规则的实质内容对国家经济安全也形成威胁。如经常帐户的开放可能引起资本外逃,导致一国经济危机;金融业务扩大,资本帐户管理难度加大;非关税壁垒的取消导致部分企业生存空间缩小和消失,产业结构调整困难等等。其三,由于世贸规则的约束,使各国经济发展日益捆绑在一起,其中一个国家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势必给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威胁。其四,从我国自身来看,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定式、工作理念、方式方法、法律制度等必须与WTO规则要求相一致,但这些惯式不可能很快转换过来,难免与WTO规则发生冲突,导致一些问题的发生,给国家经济安全带来隐患。
诸如此类对国家经济安全带来威胁的因素不可能依靠WTO规则解决,也不可能依赖某个集团或部门解决。只能由提升协调能力综合解决,包括技术壁垒、加强检验检疫、关税政策等,这正是公共财政基本职能所要求的,其中运用公共财政政策特别是税收这一政策手段又显得尤为重要。
1。在按WTO规则要求降低我国关税水平的同时,应积极调整关税的税率结构。关税是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工具。我国关税总水平由40%左右下降到日前的17%左右,到20xx年下降到10%左右,最终要达到世界水平3%左右。从关税总水平而言,保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功能减弱,但在关税总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整关税税率结构来实现这一目的。要充分利用WTO规则的例外原则和灵活性要求,对一些原材料、成熟企业产品的进口可制定较低的税率,对制成品及涉及保护性企业产品的进口可制定较高的税率,等等,以此保护民族产业,保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2.按国民待遇原则或无歧视原则规范我国的减免税政策。世界各国都对本国出口产品给予退税和相关进口产品给予税收减免优惠,这是一种国际惯例,也是在WTO规则准许范围内进行操作的,但其根本上是要贯彻国民待遇原则和无歧视原则。目前我国在这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主要体现在一些进口产品的税负高于国内同类产品,如进口粮食等农产品按13%的税率征收增值税,对农民销售自产粮食免征增值税,从事购销农产品的商业企业可按10%的收购价格进行税款抵扣;为推动国产化而实行以国产钢材顶替进口钢材、国产棉顶替进口棉而生产相关出口产品进行抵免或退税;技改投资项目限于国产设备;税法里还对列举的企业给予减免税等等。这些都与WTO规则要求不相符,需要及时梳理规范,保留和调整WTO规则允许的,取消与规则不相符的。
3.充分利用WTO规则中关于反倾销税、反补贴税促进贸易自由公平的手段,保护我国民族产业,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近几年,不断有发达国家对中国的一些产品提出反倾销申诉并对其征收高额反倾销税,直接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然而,我国企业面对国外产品的倾销却鲜有反倾销申诉。当务之急是建立、健全我国的反倾销、反补贴税法,为保护国家经济安全提供手段保障。特别是应积极借鉴美国的一些做法,如301条款、特别301条款,制定我国的相关特别法律,在一些发达国家对我国经济构成威胁时,可紧急动用特别法律来保障我国经济安全。
4.财政应增加对WTO规则有关技术壁垒的研究与应用的投入,以保护国家的经济安全。技术壁垒是进口国为了维护本国经济利益和经济安全以及相关环境资源的安全、国家健康等制定的一些强制性进口许可标准,如美国对我国出口水产品加工厂实行“关键控制点”注册制,对家电产品实行“UL”认证;欧盟对我国洗衣机等26种产品加贴“CE”安全与环保标志等。而技术壁垒的实施要依靠强大的检验检疫工作完成。我国近些年商品检验检疫工作的实践充分证明了其对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和保护国家经济安全的作用地位,但这方面手段、标准等还很欠缺,应进一步完善:一是增加投入,研究国外的规定、检测方法与标准,引导国内企业改善产品结构,跨越技术壁垒的障碍与限制;二是增加投入,强化检测手段的现代化建设;三是加强技术手段及法律制度建设的投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争取主动权。
二、建立合理而有效的再分配机制是WTO规则下公共财政政策的重要落脚点
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国民经济以平均9.8%的速度增长,社会财富也在大量增加,但分配不平等及贫富差距也存在扩大趋势。虽说成为WTO成员国后,能增加一部分就业岗位,但据有关资料测算,中国加入WTO后,仅农业、机械仪表、汽车工业三个行业将减少1074.2万个就业机会。且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从事高技术和高智力服务的脑力劳动者供不应求,同时,从事简单劳动的劳动者供过于求。凡此种种只能依赖公共财政政策建立合理有效的再分配机制加以解决。
1.我国自1998年下半年开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增加了用于基础设施、环境保护、文教设施、企业技改等方面的资金投入,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对缩小收入差距起到了有效的作用。今后积极财政政策在引导民间投资上应加大力度,让民间投资成为吸纳就业、缩小收入差距的主力。更重要的是对民间投资应降低税负、制定鼓励政策,减少民间投资的干预成本。特别是应借鉴国际上的一些成功做法如组织公共工程吸纳剩余劳动力,替代消极的失业救济与补助,籍此来吸纳剩余劳动力和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公平分配。
2.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之间差别与差距。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天津大邱庄、江苏华西村等成功经验已证明了小城镇不仅是农村与大中城市的联结点,更重要的是它们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城乡差别缩小,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小城镇建设必须在财政政策上给予支持与扶助,清除制度性障碍,为小城镇的建立和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与财力保证。
3.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与公共财政密切相关的问题,也是调整分配的重要手段。针对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其一,要加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设。至2000年底,城镇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虽为100%,但实际救助对象只有320万人,仅占城镇总人口的4.8%,而美国救助的人口相当于总人口的14.5%,印度为6%。同时,我国城镇居民最低保障水平偏低,很难解决其温饱需要。现在看来,不仅要进一步提高低保水平;还应扩大实际救助面,真正提高救助人口的数量。其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随着我国老龄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失业群体的扩大,需要财政加大对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力度。一是调整预算法规,确定社保支出与预算支出的比重不低于15%,用于养老保险支出不低于8%—10%。国外发达国家这一比重达40%左右。由此可见,社保支出占预算支出的比重应呈上升趋势,因此必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加大投入力度。二是在修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及早适时地开征社会保障税,规范稳定地筹集社保资金。三是多方位、多层次筹集社保资金如可通过扩大征收面、发行彩票等方式进行。其三,逐步发展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适时建立低保制度。现在农村是一种互助救济方法,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摆脱贫困,贫富差距也不可能缩小。因此,财政政策在更多关注城市居民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同样是我国公民的农村居民,重视我国公正性分配的空白区域。其四,
WTO与财政支农_经济学论文 第八篇
一、讨论现实问题要防止化
前不久,我们针对中国加入WTO以后的三农问题开了会,研讨一旦加入WTO,我们的农民问题会怎么样,农村和农业经济怎么应对。那个会是请国家各部门搞政策研究的人参加,几乎未请院校搞规范研究的人参加。因为纯粹搞理论的研究人员容易把现实问题的讨论化。
从99年4月份中美加入WTO谈判以来,理论界关于WTO的讨论似乎很难深入下去,人们想当然的将WTO和改革开放划了等号,由于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被二十年发展过程证明为高度正确。因此,在这种具有“正确”的话语之下,谁要是提出不同意见,谁似乎就有反对改革开放的嫌疑。所以关于WTO问题讨论很难深入下去,学术界谈了两年,似乎都在谈利呀弊呀,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其实,发展中国家的农民、农村、农业在国际化大背景下,普遍受到冲击、挑战,农村经济凋敝,小农破产、大量流离失所,是形成城市贫民窟的主要来源,已经被近十多年的国际经验所充分证明。人们之所以不愿意说,是受制约于这种话语:加入WTO是改革开放,认为利大于弊,机遇大于挑战,就是赞成改革开放;如果认为加入WTO弊大于利,挑战大于机遇,可能就有上不正确的嫌疑。
有鉴于此,希望今天讨论财政支农这么具体的话题,能够避免这个不良倾向,不要把本来复杂的现实问题化,化实际就是简单化,简单化地讨论、到底姓资姓社,或者改革还是不改革,这些一旦化以后,讨论就很难深入。所以在我发表意见以前,要强调我们讨论的问题是个现实问题,跟没有关系,跟问题没有关系,也跟院校的教授们的理论没有关系,我们关注的就是现实问题。
二、什么叫财政支农?
一般而言,财政投资主要是公共品领域,那么财政投资公共品能否对应投入农业,就要看农业本身是否具有公共品的性质,这个道理是清楚的。
对我国而言,农业是否具有公共品性质呢?按一般农业经济科学而言,农业是一个产业,农业生产的当然不是公共物品。但事实上,中国是个农村人口占70%,小农经济遍地,并且长期以来一直是在以农业为工业、以乡村为城市积聚资本的积累过程中。因此,客观地说,我们应该看到农业本身在相当大程度上具有公共品的性质,为什么呢?
第一,农业与生态、环境的保护高度相关,特别是郊区农业具有明显的生态和环境作用。这与国外没有差别。
第二,农村社会基本的资源就是土地,土地并不仅仅是一般经济学意义上的生产资料,而更主要的是农民生存保障的基础,特别地在发展中国家,城乡二元结构社会这样基本体制条件下,多数发展中国家不向农村人口提供社会保障,天然的就把农村、农民的社会保障寄托在土地上,中国出现的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并且新中国三代领导人都强调这种分配是不变的。比如土改时强调不变(当然后来变了),大包干说十五年不变,现在说30年不变。不管怎么改变提法,新中国50年历史上三次土地分配都是按人为分配依据的,当年曾经设想过以乡为单位分配土地,实行大拉平,但是实际上也做不到,因为哪个村也不愿意别人占有自己的土地,所以基本上是按社区内部人口分配土地,这样土地事实上以社区为边界、天然就具有对社区成员农民的生存保障,因此就具有了社会职能。又由于任何,无论是中国或西方发达国家,都不可能与这样9亿农民人口(实际8亿8千万)交易,不可能对这么庞大的人口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因此,中国的农村土地承载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的制度将是长期的普遍现象。我们测算到2030年至少不会变化。因此从20xx年算起,至少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土地承担农民社会保障这个基本功能,不会发生根本变化,不可能承担8亿多人口的基本生活保障,这也是不可逆的制度条件,因此不能简单地把土地定义为生产资料,而要把土地首先定义为社会保障资料。
我国农业发展新形势与加入WTO的机遇与挑战_经济学论文 第九篇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对新阶段的发展,同志明确指出:“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文明的国家。”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充分认识发展农业的重要性、艰巨性,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保证农业在提高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基础上持续、稳定地发展。
一、对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
今后5~10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承先启后打基础的关键时期,我国的经济结构能否顺利调整,国民经济能否发展得更快一些、更好一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基础是否稳固。只有加强农业基础,确保农产品供给,才能顺利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只有加强农业基础,依靠科技进步,开拓农村市场,才能支撑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使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稳定,才能保持整个社会的长期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突出特点
(1)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联度日益增强;(2)农业和农村经济与国民经济的互相推动、共同发展的关系越来越紧密;(3)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由过去主要是资源约束变为资源需求和环境约束;(4)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专业化程度提高,一体化经营步伐加快,混合经济趋势显现;(5)科技进步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6)金融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增强;(7)农业发展已由单纯追求产量,向产量和质量、效益并重,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高商品率、高附加值、高创汇率的产业和产品的新阶段转变;(8)农民收入的增加,已由主要依靠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和价格的提高,向根据市场调整结构和发展多种经营转变。
(二)21世纪初中国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1.指导思想
中国是地少人多的大国,必须坚持自主,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必须坚持有中国特色的食物与营养结构;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小康(部分富裕)生活为中心;坚持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农业;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加快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重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坚持竞争意识,加强现代管理,面向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逐步把农业和农民推向市场竞争的轨道。
2.战略目标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今后五到十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完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就农业而言,到2030年左右,我国农业整体上要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并加快产业化进程,以当代科技、先进装备与高素质农民合成的现代农业生产力为主力,以农产品市场体系、支农工业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为支撑的,能够适应人口峰值期全国人口小康生活(部分中等富裕)需求的,能够应对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激烈竞争局面的,向着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方向大步迈进的现代化农业。
(三)21世纪初中国农业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总体来看,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农业将面临如下机遇: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我国农业发展创造了日益宽松的环境,农业即将进入与工业平等发展的新阶段;农产品市场需求日益旺盛,给农业发展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加入WTO后,将有利于我国农业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引进国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有利于利用国内外的生产要素,提高农业现代化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有利于加速改造国内的传统农业,实现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的经济效益;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将为农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与此同时,也应看到,世纪之交中国农业面临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主要表现在:国际、经济环境日趋复杂,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国农业将面临国外优质、廉价农产品的冲击,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将会受到一定影响;耕地和水资源日趋紧缺,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农业生态环境压力加大;农业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差距越来越大;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边际效益下降,农民增收压力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继续增加,就业压力加大,对采用新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实现农业现代化产生不利影响。
(四)当前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与对策
从“九五”情况看,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村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是实现了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产品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五”期间我国农业发展的突出成就,也是农业进入新阶段的主要标志;二是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积极变化,非农产业占农村经济的比重不断提高;三是农业运行机制和经营方式创新取得积极进展。农业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初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四是农民基本解决了温饱,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进入“十五”后,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确保国家粮食和食物安全为前提,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而农民增收和粮食与食物安全则是“十五”期间两件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全局的大事。
二、面向21世纪,调整我国农村与农业产业结构
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三中全会、五中全会提出,今后5~10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这次结构调整的重大意义,面向农业现代化,面向整个国民经济调整和世界范围的农业科技革命,把结构调整作为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主攻方向。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主要变化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见表1~表7)。
表1 改革开放以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结构变化 %
年份 1978 1985 1997
农业 80.0 69.2 56.0
林业 3.4 5.2 3.4
牧业 15.0 22.1 31.5
渔业 1.6 3.5 9.1
<C>
表2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产业结构变化及其与全国产业结构的比较 %
产业结构 农村 全国
1978 1985 1997 1978 2000
第一产业 68.6 57.1 24.4 28.1 15.9
第二产业 26.1 35.7 62.9 48.2 52.9
第三产业 5.3 7.2 12.7 23.7 33.2
表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增长速度的变化 %
年份 1978 1984 1995 1996 1997
增速 8.1 12.3 10.9 9.4 5.3
表4 种植业与畜牧业内部各业结构比(1999)%
种植业 畜牧业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饲料作物 猪 牛羊 禽
45 25 30 67 13 20
表5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变化 元/人
年份 1978 1985 1997 1999
纯收入 134 398 2090 2160
表6 改革开放以来林业产值、猪牛羊肉、奶类及水产品产量与1978年相比的增加量
林业产值(1997) 猪牛羊肉(1996) 奶类(1996) 水产品(1997)
增加1.9倍 增加4.6倍 增加6.1倍 增加6.7倍
表7 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1999)%
中国大陆 日本 美国
43 130 220 270
(二)21世纪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
按照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的要求,21世纪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是:
(1)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不断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
(2)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大力调整农产品结构。
(3)加快发展畜牧、水产业,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和效益。
(4)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的区域布局,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
(5)深化农产品流通市场改革,发展农产品销售、储运、保鲜等产业,大力发展食品工业,实现农产品多次增值。
(6)引导乡镇企业推进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实现健康发展,加快农业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7)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以科技和信息服务为重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8)支持农业
要坚定不移地抓好农业这个根本——对海南农业发展的思考_经济学论文 第十篇
海南是一个农业省份,农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伟大事业中,始终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和战略性问题。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是我们党的一以贯之的思想。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曾经强调,要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改革开放以来,海南农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强,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较快发展有力地支撑着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但是,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科技技术水平低,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农村投资环境不利等。为了实现“九五”计划和20xx年远景目标,有必要进一步正确认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在海南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农业在海南经济中的地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便没有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早就说过:“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的这一科学论断,揭示了农业发展的本质。根据海南发展战略目标要求,今后海南国民经济是地工农业协调作用、城乡协调发展、三大产业相互促进。“九五”时期到20xx年,农业在海南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1、农业是海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农业是海南经济的重要部门和最大产业,产值一直遥遥领先。建省后,海南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有所下降,但农业在海南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仍处第二位。“八·五”时期至1996年,农业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0%—40%之间,均高于第二产业工业所占的比重;1996年,全省人均农业产值为20xx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按照经济发展规律,一个国家经济越发达,相对来说,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会越小。如英国、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发达国家,其农业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为2%—12%。从海南的发展情况看,农业在海南经济中所占比重的下降是缓馒的,并且与世界相比差距很大。说明海南现阶段仍然是经济不发达、以农业作为国民收入主要来源地地区。同时,在海南轻工业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值的比重至今仍达60%。如果没有农业的发展,整个国民经济就不可能实现快速稳定的增长。
2、农业的发展,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农业的发展,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这主要是:首先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是最古老、最具有生命力的产业,早在数千年以前,人类就知道种植可以食用的作物和驯养可以役用的动物。人类所需的基本食物,过去来源于农业,现在来源于农业,在可预知的将来仍然主要来源于农业。当今世界,无论工业如何发达,离开农业,食品工业仍然制造不出人类所需要的基本食品。即便象美国这样发达的国家,农业总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到3%,上述状况也没有多大改变。由此可见,农业在海南经济中起着其他产业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次,海南是个农业省份,有农民54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76%。在社会就业人员中农业负担着60%以上社会劳动者提供就业和生活来源的艰巨任务。当然,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将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但这将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在未来几十年农业仍将是提供就业机会最多的重要产业。因此,农业的状况如何,关系到海南能否有一个安定团结的局面。正如同志所说:“农民的状况如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的巩固,关系极大。”农村的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关键,所谓:“无农不稳”就是这个道理。
3、农业是海南工业发展的基础
目前,海南60%的轻工业原料来自农业,如制糖业、食品加工业、制革业、橡胶制品业、造纸业、酿酒业、饮料业等轻工业其原料主要依靠农业。也就是说,工业对农业有很大的依从性,农业对工业有着很大的制约性。同时,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工业化的前提和发动因素,农业充分发展的结果,不但为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料和低级产品,而且农民购买力增加,对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需求量增加,又将为工业提代广阔的市场,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又为工业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因此,要加快发展海南地方工业,首先要发展农业,重点发展进口替代型工业,使工业产品成本降低,产品的附加值提高。
4、农业是第三产业健康发展的物资保证
农业不仅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同时,又是贸易业、旅游业健康发展的物资保证。
首先农业为市场提供丰富的农产品,促进了市场的繁荣活跃。其次农业是海南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在出口贸易中,农产品以及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品出口额占30%。三是农业与旅游业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向农村进军是今后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建省近十年,海南旅游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并且绝大部分旅游点在农村或郊区。农村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交通运输业、商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使农村面貌得到改观。如我省通什市番毛乡,八十年代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黎族山村,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发展旅游业,建成黎族文化村旅游点,全村有70%的农民除了搞农业生产外,还从事第二“职业”即从事交通运输业、贸易业等第三产业,如今已有80%的农民达到小康生活水平。旅游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农业的发展又促进了旅游业的兴旺。如林业维系着海南森林旅游业的兴衰;农业提供的土特产品,促进了旅游产
品的开发;农业提供的山珍海味、热带瓜果等丰富的食品,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
5、发展农业,海南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首先海南的光热资源丰富。海南四季如春,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2—26℃,日照时间长,农田终年可以种植农作物且生长快,各种农作物年均可收获2—3次,同内地相比,耕地产出效益高。其次是生产反季节瓜菜在国内外市场占有较大的优势。海南冬季温暖如春,是一个天然大温室,冬季农田播种面积大,因此,开展冬季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潜力。近几年,海南的反季节瓜莱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越来越高,同时,由于这一优势,海南目前是我国南繁育种的重要基地。三是海南热带作物资源丰富。农作物除了粮、果、瓜、莱等作物外,还有橡胶、咖啡、南药等品种繁多的热带作物。海南橡胶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咖阀民胡椒产量占全国的50%,椰子、腰果占全国的99%。此外海南还有许多国家重点保护的稀有贵重热带森林。四是海洋资源丰富,是发展海水养殖的优良场所。海南四周环海,海岸线长达1528公里,沿岸天然港湾多,浅海滩涂面积广阔,发展海水养殖业具有很大的优势。优厚的自然资源为海南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海南农业的现状与问题
建省近十年来,海南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1996年,农业生产总值达144亿元,比1987年增长1倍,九年间,平均每年增长8.4%,人均农业产值20xx元,居全国第一位;粮食产量达207万吨,比1987年增长55%,人均占有水平由1987年的185公斤上升到1996年的290公斤,增长34%。肉禽蛋类、水产品、蔬菜、瓜果人均产量较1987年增长56%—2.7倍。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大大丰富了城乡居民的生活。同时,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绝大多数农村居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并向小康生活迈进。但由于海南农业原有基础差,底子薄,起步晚,因此,农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
海南建省办特区以来,致力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目前拥有充足的电力,便利的交通,这为海南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农业内部的基础设施仍较薄弱,与我国先进省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农业后劲明显不足。具体表现在,农业生产技术条件脆弱,抗灾抗害能力差,至今依然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1996年,海南农业机械总动力176万千瓦,农业人口人均拥有量为0.34%千瓦,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04千瓦,比山东、江苏、广东等先进省份更低,灌溉设施老化,农田水利有效灌溉面积只有17.6万公顷,总总耕地面积40%,农业人口人均拥有量为0.03公顷,为全国平均水的60%,其中旱涝保收面积仅占43%。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机械化程度低,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
2、农村投资环境不利,阻碍农民的投资行为
农户始终是农业投入的重要主体。据1996年农村住户调查统计,在生产性支出中,农民自筹资金投入占70%,而借贷性支出只占30%。据有关统计资料测算,建省以来,农民投入占农业总投入(包括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一直保持在65—80%。尤其是在农业生产所需物质资料的投入方面,如种子、化肥、农药等,农民投入几乎占了绝大部分。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民在农业资金投入方面还具有一定的潜力,但由于投资环境欠佳,如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高,农民负担重,农业的比较效益大大低于其他产业,难于激发农民对农业的投资热情,造成农民的绝大部分收入用于住宅建设和其他非农产业上。虽然近两年国家通过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提高了农业资金的回报率,一定程度上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但农村一高(农贸价格高)、一低(农业比较效益低)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3、农业技求水平不高,科技成果推广率低
海南科技教育水平落后,农村科技力量薄弱,农业人口素质低是造成耕作方式落后,资源使用浪费,生态环境恶劣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海南目前有农业技术人员3500人,其中高级农艺师120人,农艺师820人,在农业人口中,每1700人才有一个农技人员,与全国相比,海南农技人员的总数仅高于和天津,30个省市中排28位。而在农村劳动力当中高中以上
本文地址:www.hzydhh.cn/html/275953.html
猜你喜欢: